全國政協常委劉長樂擔任董事局主席的鳳凰衛視,旗下的鳳凰香港,申請香港免費電視牌照,期望接收前亞洲電視的數碼頻譜及設施,通訊局有關申請正式諮詢公眾。有學者認為,外界視鳳凰這類民營親中傳媒為較漂亮的中央台,若果它獲發牌,立場可能比以往亞視更保守。有評論員認為,鳳凰的行動可能涉及中央在香港搶佔輿論陣地。(林國立 報道)
根據通訊局諮詢公眾的文件,鳳凰香港提出若獲發牌照,預計首6年營運經費開支合共23.74億元,會以數碼制式,傳送1條24小時播放的廣東話頻道,以及1條每日播放18小時的英語頻道。鳳凰香港承諾,啟播時能覆蓋最少75%香港住戶,而在啟播2年後覆蓋最少90%的香港住戶。
亞洲電視因為財政問題,今年4月不再獲續牌作免費電視廣播,並在4月2日正式停播。鳳凰香港計劃,承接亞視被撤銷的數碼頻道,以及亞視擁有的設施,作免費電視廣播。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出,鳳凰衛視這類民營中資傳媒,其實是在官方”祝福”下成立,以較柔軟的姿態表述中方立場,在處理關鍵議題上,可能比以往被視為親中的亞視更保守。
呂秉權說:由於傳統大陸官方傳媒比較老化,大陸就鼓勵有些愛國商人,用一個比較好看的包裝宣講中國的故事,有些人會覺得,鳳凰是一個較漂亮的中央台。鳳凰以往的往績比起亞視,例如一些人權內容、六四或遊行示威報道,這些亞視敢報的東西,鳳凰很多時不會報,例如說李波事件,涉及的人去到鳳凰的訪問去所謂認罪,如果不是官方授意或信賴的電視台,一般不會做得到。
呂秉權認為,鳳凰相比另外兩個競逐免費牌的財團,曾被拒發牌引發政治風波的”香港電視”,以及前亞視主席邱德根兒子邱達昌成立的”永升”,都有優勢,相信很大機會會獲批免費電視牌照。
呂秉權說:鳳凰今次競投牌照有些優勢,包括運作經驗、國際知名度、資金規模,得到北京祝福等等都是它的優勢,甚至是一些優勢別人沒有的,例如北京的祝福和之前相當規模的運作經驗。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接受本台訪問時指,鳳凰加入免費電視牌爭奪戰,令人聯想到內地在港搶佔輿論陣地的戰略。
劉銳紹說:在國內的政治文化中,有一句說話,在輿論陣地上,既要鞏固自己的陣地,也要去搶佔別人的陣地。鳳凰衛視的背景,從國內對香港的傳媒政策等來說,很容易聯想到商業運作背後,有沒有其他政治意圖,如果在眾多競爭者中,有自己比較屬意的機構,進行一些“卡位戰”,官方去解釋為何不發牌予某些申請機構,又會有更多空間。
有關鳳凰申請免費牌的諮詢是到11月3日,之後會由通訊局研究作建議,然後交特首會同行政會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