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龍城潑水節早前復辦,被港府視為向國際「說好香港故事」和「與眾同樂」的機會。但活動中有兩名男子卻因不斷向警員及親中港媒《無綫電視》(TVB)記者射水,遭港警以「公眾地方擾亂秩序行為」拘捕且被指「別有用心」。但同時另有聲音質疑警方過度執法。有前香港退休警司向本台分析指,事件反映2019年社會運動後「警民互不信任」;亦有律師批評,「新香港」事事都會被「上綱上線」至國安層面。
重案組跟進
警方九龍城警區刑事部總督察張樂泉周三(12日)向傳媒簡報案情時稱,警方就案件目前拘捕兩名分別25歲及26歲本地男子,涉嫌干犯《公安條例》下「公眾地方擾亂秩序行為」,指兩人疑「別有用心」地針對警員且「惡意挑釁」,重案組已接手跟進。
張樂泉說:當時兩名被捕男子與另外4名男子,不斷使用水槍及水樽,近距離向現場執法的警務人員及媒體工作者射水,企圖意圖破壞社會安寧。整個過程維持3分鐘。其後他們更加將影片加入煽動字眼製成影片,放在網上分享平台。警方不排除今次是有預謀的安排,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周四(13日)下午回覆本台指,兩人仍正被拘查。據了解,事件疑來自一名YouTuber「Bravedogdog」在網上分享一條題為「絕地大反擊」的片段。片段顯示多名男子走向現場警務人員及TVB記者和攝影師,並近距離射水及潑水,又不斷叫囂和指罵。背景歌為著名港產片《古惑仔》的主題曲《我話事》,片中註有「DiXXTVB」和中國國旗圖像符號。

警方是次執法再引起社會爭議。不少意見指,香港九龍城潑水節除了過去3年因新冠疫情而停辦,自2002年起一直是當地傳統年度盛事。回顧2019年前港媒報道,均顯示不少活動參與者按傳統,「無差別」或向某特定目標向人射水或塗抹白粉,以送上祝福。不乏警員成為目標,亦與市民打成一片。為何今年卻有人因射水而被捕?
香港退休警司黎家智向本台分析指,過往警方處理這類喜慶活動時,除了維持秩序和必要的執法,亦會特別指引要「配合」氣氛需要,「如潑水節,早有準備會被淋濕和畫花面」。但以現有公開片段,不排除當時前線警員認為被捕人士的行為「有針對性」。
黎家智說:要視乎當時現場情況,例如(警民)雙方態度、有否叫停。不排除在玩樂過程中,出現有可能令人誤會的針對性動作,是很主觀的。以前玩得,今次是否發生了一些事而不能玩?雖然預計會濕身,但當時警員不斷被包圍淋身,有機會令警方認為要執法,加上片段亦被上載社交平台,貼上挑釁性字句。而周邊市民反應,會否當時都有人認為過火,都可能是觸發點。
前警司:事件帶有政治敏感 考驗警方是否公正執法
不過,今次被捕人士被警方以按《公安條例》拘捕,甚至指出煽動意圖,「企圖意圖破壞社會安寧」,再引社會質疑警方過份執法,「一支水槍都被指危害國家安全」,事件由民生層面演變帶有政治敏感。黎家智認為,皆因社會釋除不了「2019年後遺症」,尤其是警民互不信任的關係。
黎家智說:2019年後,警察被針對得很厲害。大家都有不同記憶,不多不少都牽連2019年的情況,市民思維亦改變。對警方的態度,或執法的理由,都抱有懷疑,亦是不可避免。這考驗警方是否公正執法,和資訊透明度。
黎家智認同,《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官方執法上著眼行為「意圖」,前線執法者無法避免會「想多一點,多點猜測」,尤是擔心他們所強調的「黑暴死灰復燃」。
日前,親中知名專欄作家屈穎妍曾撰文,批評潑水節網民追擊警員、TVB記者「假潑水,真搞事」,行為已屬犯罪,「誰敢擔保,他們的水槍下次裝的不是水,而是其他東西?」,恐「黑暴」重臨。同時親共港媒《大公文匯》亦以同一口徑報道。
律師:「新香港」事事都會被上綱上線至國安層面
本身是律師的時事評論員桑普向本台指,在「後國安時代下」的「新香港」,「事事都會被上綱上線至國安層面」。
桑普說:先結論犯法,再羅織罪名。這情況與以前基於常識、人與人的尊重已經不同。去沙嶺公墓獻白花又被人問,想去辦遊行又要掛牌。現時香港都今非昔比,你以為安全的事,別人都認為你有攻擊他的心態。只要被當權者、執法者認為你有此意圖,都可以羅織罪名。
桑普又指,今次被捕者的行為亦值得大家思考,「是發泄?是戲弄或是意圖攻擊?」,以及「為何要這樣做?港人是否沒有了表達不滿的方式?」
事後,香港旅發局網頁亦隨即也下架了所有有關潑水節的消息。旅發局發言人回覆本台時表示,旅發局有關項目載於「活動年曆」,當節目完結後資料會移除。
記者:李若如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