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加價2.39%港議員一片感恩 分析:政治考量讓港府無意講價

0:00 / 0:00

香港與廣東省簽訂的東江水協議將在年底屆滿,兩地磋商新協議方案,2024年至2026年的供水量上限將維持不變,但每年加價2.39%,每年水價升穿51億港幣。分析指,港府不敢破壞和廣東省關係而無意「講價」,未來就算海水化淡成本低於東江水,當局亦未必敢全部取代。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周三(13日)討論東江水新協議,雖然未來3年加價9億港幣,但民建聯議員梁熙仍覺得「應該感恩」。

梁熙說:「過去都很多的抹黑,就是說我們政府倒了很多錢落海,買多了很多水,這個要駁斥我們無倒錢落海。東江水其實是很便宜的,也是內地非常的關愛我們香港同胞。」

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東江水其實很便宜。(立法會截圖)
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東江水其實很便宜。(立法會截圖)

選委界議員林筱魯就認為,看出國家極度支持香港。

林筱魯說:「近期在網上都看到一些網民,說東江水只是一個交易,大家毋須感恩,我很大感觸的。這是國家戰略支持香港的設施,這不是一個買賣,我都極度感恩。」

港府用「統包扣減」方式向廣東省買東江水,近年引起不少市民質疑。因為協議規定,每年供水量保持8.2億立方米,但多年來都只用到85%左右。比較以實質用量計價的深圳,水價只有香港的七分之一,更引發香港市民「倒錢落海」的怨言。

港府從政治角度處理港粵事務

資深政治評論員劉銳紹接受本台訪問表示,雖然過往中央政府出台不少政策撐香港,但近年各省政府抗議香港的「兩制」特權太大,影響內地發展,北京對香港與各省交涉的干預因而下降。而東江水加價除了顯示廣東省財政不足外,亦反映出港府從政治而非經濟角度處理港粵事務。

劉銳紹說:「香港政府是沒任何牙力(粵語,意指影響力)或者意願和廣東政府據理力爭的,過去很多人從經濟規律來看,買水的量已經大到要倒落海,但如何去討價還價?香港更加要考慮和廣東的關係,如果一樣事情解決不了,廣東用其他合法又合符政策的事情來卡你,香港就甚麼都沒有。」

雖然水務署署長邱國鼎表示,海水化淡廠預計年底開始使用,可逐步減少依賴東江水。對此,劉銳紹認為,聽聽就好。

劉銳紹說:「即使用海水化淡可以解決香港全部食水的問題,但一定會從這樣而引致香港和廣東其他的關係。所以一想到這裡,技術上是可以,或者用這個理由來安撫香港人很多買貴水的疑問,但未來如何操作,還要有很多其他的元素要考慮,所以只能夠作為眼前一個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資深政治評論員劉銳紹指,港府無意因東江水協議講價破壞與廣東的關係。(鍾廣政攝)
資深政治評論員劉銳紹指,港府無意因東江水協議講價破壞與廣東的關係。(鍾廣政攝)

資料顯示,香港購買的東江水,比深圳貴7倍,而根據國際水協會(IWA)2022年 統計,在亞洲各地的水費,香港是新加坡的四成幾、日本的一半,但就比南韓、台灣、印度和斯里蘭卡貴。

記者:鍾廣政 編輯:溫曉平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