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歷主權移交25年,是「50年不變」承諾的中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他眼中「一國兩制」的應有模樣,是維護國家安全主權和發展利益為前題,強調「一國」原則越堅固,「兩制」優勢才得以彰顯。評論認為,習近平的言論,等同重寫「一國兩制」定義,欲將中國式管治複製到香港,扭曲「一國兩制」的含意,是以語言偽術掩飾其治港政策失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1日)出席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典禮發表講話,為「一國兩制」作中期總結。
習近平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在這個前提下,香港、澳門享有高度自治權。中央政府對特別行政區擁有全面管治權,這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的源頭,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是統一銜接的,也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把特別行政區治理好。
習近平解釋,制定《港區國安法》和改變香港選舉制度等,都是為了香港好。他又強調「愛國者治港」的重要性。
習近平說:政權必須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世界通行的政治法則。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人民會允許不愛國甚至賣國、叛國的勢力和人物掌握政權。把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保證香港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習近平同時為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的班子監誓,並為香港未來發展,提出4點希望,要提高治理水平,排解民生憂難,做到良政善治,又指出,香港是「不能亂也亂不起」,要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評論:習近平重寫「一國兩制」定義 將中國式管治複製到香港
中國政治學者陳道銀分析習近平的講話,指他是以居高臨下的態度,用家長語氣向香港訓示,具體說明他眼中「一國兩制」的總網領,是要先服從「一國」,港人要愛國,才能落實「兩制」,等同否定舊有對「一國兩制」的理解,提出他的新定義,重寫「一國兩制」的內容。
陳道銀說:他提出的4個特點,就是對「一國兩制」的內涵,作出重新解讀和重新定義,談到「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問題,所說的沒有必要改變,與當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並不一致。鄧小平是說,「50年之後大陸變成與香港一樣,香港就沒有必要改變」,但習近平是反過來說,50年之後,香港變得與中國一樣,也沒有必要再變,要以正確的「兩制」作為前題條件。如果偏離這個軌道,他們可能糾偏,好像這幾年一樣進行,所謂的由亂至治。
陳道銀提到,習近平談及4點希望,反映他已把香港與中國的城市看齊,又說,習近平說明,特區需要堅持行政主導體制,他對三權關係的解讀所用的話,都是中國官方的政治用語,暗示中國的管治手法,將完全在香港落實。
陳道銀說:中央全面管治權與高度自治的關係,講到行政、立法、司法的關係,完全是大陸對行政、立法、司法關係的表述, 行政與立法是互相牽制與協作,在大陸的語言當中,也是形容國務院與人大之間的關係。他特別提到香港的司法時,用的詞完全是大陸憲法對法院說要依法行使審判權,是與香港司法權並不一致,就是大陸化的語言表達。
評論:習近平評定香港已「由亂轉治」 預計對港管治將暫不加壓
陳道銀也留意,習近平留港2天不止一次提及香港已「由亂到治」,要有新開始。他相信北京暫時會維持現有對香港的高壓管治,暫時不會再加壓。
陳道銀說:他對香港有一個新的看法,叫新的起點,特別強調香港由亂到治,《國安法》主要是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在亂的狀態下出台的法律,在治的狀態下不可能經常去用他,最少在現在看來,他認為今後的一段時間,香港已達到治的狀態,我覺得應該會暫時緩一緩,但他是會暫時放在這裡,隨時有需要就可以使出《國安法》。
陳道銀又表示,習近平肯定了25年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經濟等多方面發展的成果,能起到中國與世界重要橋樑和對外窗口的作用,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蹟作出貢獻,但他強調,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在中共落實全面管治權的前題下行使。習近平特別要求港府,要解決青年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的問題,是將香港年輕人在2019年時,對民主自由追求的矮化,希望未來會加強愛國教育,令香港的年輕人變成愛國的一員。
評論:習近平扭曲「一國兩制」定義 以語言偽術掩飾治港政策失敗
時事評論員桑普表示,習近平刻意扭曲對「一國兩制」的解釋,淡化香港已是「一國一制」的城市,是要轉移治港政策失敗的事實,也減輕被國際共同抗共的理據。
桑普說:他不要在全球面前,樹立一個共同的對立面,如果說「一國兩制」已完了,等同引誘歐美共同對抗中國,更重要的是,如果說「一國兩制」已完了,敗在自己的手上,就等如說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導致「一國兩制」的失敗,他不要落到這個罵名,硬要說是重新啟動,是言語的包裝法。
評論:在愛國者治港前題下 憂影響港司法機關獨立性
桑普表示,習近平強調「愛國者治港」,又談及三權要相互配合,顯示想把中國法庭為黨服務的一套,搬到香港,擔心會要求法律界必須要愛國,被視為不愛國的法官會被辭退,香港司法界可能成為政權未來的針對目標。
記者:陳子非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