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1千人持單程證移入香港 是人口自然增長5倍

0:00 / 0:00

香港政府統計處周二(14日)公布2018年年中人口臨時數字;與去年同期比較,人口增加了5萬7200人,自然增長為7600人,持單程證移入人口有4萬1000人,即大陸「移民」香港人口,是本港人口自然增長的5倍。(霍亮喬 報道)

政府統計處周二(14日)發表的數字顯示,2018年年中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為增至超過74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萬7200人,增長率為0.8%。

2017年年中至今年年中,淨遷移人數為4萬9600人,當中4萬1000人為單程證持有人移入,8500人為其他香港居民淨移入。也即是說,單程證移入香港人口,佔淨遷移數八成。

同期,香港的出生人數為5萬5000人,死亡人數4萬7300人。也即是說,大陸「移民」香港人口,是本港人口自然增長(即出生減死亡)的5倍。

香港本土派政治人物劉穎匡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自回歸後,單程證移民數字持續增長並成為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香港人口將被大規模同化及清洗;香港他日即使爭取到普選,港人仍無法在民主制度下得益。

劉穎匡說:再長久下去,香港大部分的人口,可能超過一半都會是來自(內地)新移民,是對香港人口的清洗和同化。其實香港即使將來有民主或普選,得益的可能都會是一些親中人士於這個民主制度下得益,因為到屆時所有這些新來人口都會成為香港選民,本土繁衍的人口反而漸成少數。

對於中國政府及港府力薦港人到大灣區發展,稱港人能在這個「港人天堂」取得大量商機,同時得到好的發展機會。劉穎匡質疑,粵港澳大灣區與2006年的「西部大開發」套路十分相近。內地政府吹噓大灣區發展會超越香港,國內民眾卻紛紛湧到香港定居,政府實是「口不對心」;民眾則以腳來投票。

劉穎匡續說:即使是大陸人或中國人都不相信這個「大灣區」的發展會比香港更好,若大灣區真的這般好,又何用湧到香港呢?其實全部移到大灣區就行,或者香港居民上去(與內地家人)團聚也行。明顯是口不對心,即使他們(內地人)口中怎樣講,指大灣區發展有多好,其實心裡都知道香港的確是比中國更好的環境,所以遷移香港。

香港回歸20年之後,持單程證來港定居的內地人,2016年人數突然颷升。2017年港府數字顯示,2016年有5萬7千多人持單程證來港,數字是10年新高,平均每日有157人,超出單程證每日150人的配額。非建制派議員及獨派團體認為,單程證審批權全在大陸不合理,香港必須取回單程證審批權。

根據慣例,每次發表最新人口數字為「臨時數字」。而經修訂的數字會在其後六個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