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保護傘」精品店起火 疫下流亡港人更顯無助

0:00 / 0:00

在台灣,以庇護香港手足維持生計的「保護傘」服飾精品店周五(20日)凌晨失火,餐廳店面亦受到波及,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保護傘」生意受疫情重挫,入不敷出,原計劃將餐廳實體店面營業到8月底,轉型販售「冷凍調理包」,但這次一把火又要面臨大額賠償責任,可謂雪上加霜。

「保護傘」周五早上在臉書貼出大火竄燒的照片,樓上的住戶被濃煙嗆醒通報,消防人員到現場灌救,「保護傘」二店的貨品、傢俱、食材等等,全部報銷,損失慘重。

「保護傘」餐廳去年10月被人潑雞糞搗亂,事件經警方調查後,懷疑幕後有中國金主指使,今次火警亦被質疑是否遭「人為縱火」。「保護傘」委託友人Nancy代為對外說明,指「保護傘」在一周前才宣布結束實體店面營業,認為既然要停業,應該不會有人要來找麻煩。

Nancy:起火點是在內部並不是在外面,如果是人為縱火必須破壞鐵門,如果鐵門遭破壞保安系統一定會響起,初步已經先排除。他們初步判定跟人為也沒關係,應該是電線短路。

「保護傘」為了撐香港流亡來台手足而設立,去年4月剛開幕時,不少在台港人不遠千里而來,有人說來用餐就是為了撐手足,不只對香港人支持,也是對自由民主的支持。

然而排隊的盛況僅僅維持前半年左右,根據內部人士形容,這就像「追星」的心態,話題熱潮一過餐廳面臨無以為繼的現實。諷刺的是,上次喚醒客人回流的時候,正是潑糞事件發生那段時間。

除此之外,「保護傘」一個禮拜平均客人不超過10人,死忠的客人都是利用周末假日才上門捧場,平常有時連一個客人都沒有。今年五月台灣疫情爆發實施三級警戒,「保護傘」休息兩個月左右,重新開業經營外帶、外送服務最慘時「一天賣不到一個便當」。

「保護傘」餐廳經營困難,反而是「代購服務」成為主要收入來源,為了另闢財源,租下這次起火的二店開起飲料店和二手精品店,但是保護傘生意仍未見起色。

流亡來台的手足Sam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來台灣之後靠著「保護傘」分出二店一部分區域,讓他們經營維城士多網拍店,眼看著商品因為火災全毀了,Sam愁苦著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費以及即將開學的學費該怎麼辦。

Sam(應當事人要求匿名變音): 我們手足過來台灣,有靠保護傘已經很好,如果我們連保護傘最後的保護傘都沒了,那要怎麼辦?除了成本損失之外,之後就沒有收入。沒有在保護傘打工、沒有從餐廳拿到任何收入,也沒有去外面申請其他資助手足學費。

Sam又說,不只擔心自己,「千個爸媽」計劃目前形同斷炊,有些手足因為就讀私立學校學費昂貴,沒了補助只能被迫放棄學業。Sam替手足發聲,保護傘縮小規模經營,輟學轉成工作簽證的手足,一旦少了這份收入,生計不知該如何維繫,最終手足可能被迫去打黑工。

「保護傘」在臉書發文透露,「保護傘」正面臨大額賠償責任,包括火災店面建築物,隔壁餐廳店面建築物,停業多日所產生的賠償,頂樓全層住戶停電所產生的賠償,租金及薪金等等。保險公司人員已經到場磡查評估,預計相關的調查和賠償需要一段時間才有結果。

記者:黄春梅 責編:何景文

保險公司專員下午到場磡查評估,並進入申請調查及賠償流程,專員已講明流程需要些時日才有結果。 保護傘正面臨大額賠償責任,包括火災店面建築物,隔壁餐廳店面建築物,停業多日所產生的賠償,頂樓全層住戶停電所產生的賠償,租金及薪金等等。 因火災停...

Posted by 保護傘 Aegis on Friday, August 2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