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駐外單位在社交媒體臉書最近陸續更名,以「Taiwan」取代青天白日旗和中華民國稱號;國民黨質疑為去中國化行動,台灣的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回應指,國際社會都知道台灣就是指中華民國,外界不必作出太多的政治聯想。前外交官則批評外交部,正事不做、只會搞意識形態。(鍾廣政 台北報道)
台灣的外交部近期向全球駐外辦事處發出通知,在官方臉書名稱可以改為只用駐地語言,並以「台灣」為開頭,在大頭貼改以「Taiwan」為主的圖樣及名稱。
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表示,目前全球有54個大使館以及代表處,成立臉書粉絲專頁,其中接近30個已經更改為台灣。
李憲章說︰剛剛提到為甚麼不用中華民國用台灣,ROC是我們的國名沒錯。但是我們要考慮到國際上對台灣的認定,一般用台灣來稱呼的話,大家更容易了解到這是我們美麗的寶島。如果用中華民國全稱的話,在主題意象上似乎太長,那也很奇怪。所以我們選擇如果用縮寫,又怕有一些外國人並不完全了解,所以我們採用「台灣」的方式來呈現一目了然。台灣也是國際上通用對我們這塊土地大家共同的了解,所以我覺得這是非常直接的「行銷」手法,並沒有其他特別的考慮。
國民黨文傳會代理主委唐德明,呼籲外交部收回要求,讓駐外辦事處自行決定如何設計臉書大頭貼,不要將民進黨的意識形態「偷渡」。
唐德明指出,九合一選舉結果,已經證明選民希望能過更好的生活,而不在乎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但外交部卻要求外館更改臉書大頭貼,且統一提供的圖樣,只見「Taiwan」,不見「R.O.C. 」與國旗。李憲章強調,台灣就是指中華民國,這一點毋庸置疑,無論哪個政黨執政,中華民國都是正式國名。
李憲章說︰我們尊重各方的意見,我們中華民國在憲法明載,我們外交部就是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在國際上跟各國互動,我們不管用中華民國也好、用台灣也好,我們基本上談的都是同一塊土地、同一群人民、同一套憲法。我想這是沒有任何問題。包括我們在國外,跟各國政府和民間在文書往來上,在表述我們國家時一定會使用中華民國的國名,當然也會用台灣和中華民國交互為用。
外交部前駐美代表沈呂巡認為,外交部只會搞意識形態。
沈呂巡說︰你是一個國家的代表機構,一定要有國家的正式名稱出現,如果沒有,至少要有國旗或者國徽,不能只有一個台灣。現在單單一個台灣,就是搞意識形態。外交部要做的事很多,不要一天到晚只搞意識形態。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駐外單位對外就是代表中華民國,外交空間已經愈來愈嚴峻,民進黨政府整天搞這麼多小動作,只是讓外界看笑話而已。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