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特會」之後,中美關係明顯緩和,但與此同時卻傳出美國將準備向台灣出售軍備,價值近10億美元的108輛M1A2坦克,預計台灣立法院會在兩周後展開討論。有軍事專家分析,有關的採購純稡是軍備的更新和強化,與兩岸趨向緊張的關係並無連繫。(文宇晴 報道)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美國已經向台灣採購108輛M1A2坦克項目的初步報價。據指這是台灣國防部在名為「銳捷專案」的2019年防務機密預算中,計劃花接近10億美元購買。為了讓新型坦克能盡快採購,台灣軍方放棄原先提出的將發動機改為柴油動力的提案,改為選購與美軍一樣的燃氣輪機發動機。
目前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正在審查公開預算部分,預計兩周後便會討論到機密部分。
台灣軍事專家李正修向本台記者反映,過去台灣採購海空領域的軍備為多,但這次輪到陸軍採購,是基於軍事層面的強化考慮,畢竟台灣陸軍目前使用的M60坦克已經超過20年。他不認為,採購陸上軍備是為了應付一旦大陸實施的「武統」。相反,若要針對大陸解放軍而購買軍備,陸上武器反而是最次要。
李正修說︰更新武力更強大、戰力更強的坦克,只是一個例行的武器更新和升級而已。跟兩岸關係基本上沒有太大聯繫,畢竟台灣失去了海空優勢的話,其實是對台灣一個打擊。
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CRS)過去有報告表示,台灣一直有意向美方採購M1A2坦克。美國前總統老布殊(George H. W. Bush)於2001年時曾答應對台灣出售,不過後來便沒有下文。直至,美軍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戰事趨向緩和之際,時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政府,有意把部份多餘的M1A1或M1A2型號的坦克賣給台灣。
不過有外媒報道,台灣由於島上多山,沿岸多低地,再加上鄉間的許多橋樑因長年受地震影響,承受不住重量超過60噸的M1型號坦克,加上缺乏足夠的坦克訓練場地,因此便一直不在軍備的採購名單上。
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表示,對於台灣政府擬向美國採購M1A2坦克,出現的反對聲浪其實並不意外。因為國防採購本來就是公共事務課題,要接受公眾檢驗與評論,有關的採購並不影響到台灣軍方,現有的軍事戰略思維。
張競說︰台灣對外軍事採購,必須能夠在買方有需求、賣方能供貨、國會給預算等多項條件配合下,才有可能順利成局。本次是美方有多餘軍品可以釋出,在多方配合下才有此項軍購案,但此項軍購並不意味著現有軍事戰略思維會有任何變化,千萬不要過度詮釋。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於6月時,通過的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中,有關台灣問題上表示會加強國防與安全合作,大力支持台灣透過國外軍售等獲得防禦性武器。草案又建議,美軍適當參與台灣軍演,或同時台灣也應適當參與美國軍演。
然而到了9月時,美國國防安全會議表示,已經同意軍售台灣價值3億3千萬美元的武器,這是自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以來,第二次對台出售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