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持續呼籲各國抵制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但作為美國的盟友卻反應不一。澳大利亞政府周日(14日)正式表明,不會邀請「華為」參與該國建設5G網絡;但同日表態的德國,就表示不會排除「華為」。「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認為,美國提出圍堵打壓,反而替「華為」作出宣傳。任正非更對與美國蘋果公司合作持開放態度。(劉少風 報道)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近日接受美媒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訪問,被問到「華為」會否出售5G晶片給競爭對手,他指在這個方面,「華為」的態度是開放的。
報道指,「華為」向來只把晶片供自家手機使用,如果願意出售晶片給競爭對手,意味「華為」在知識產權方面將有重大的策略轉變,亦為晶片供應商高通(Qualcomm)和英特爾( Intel)帶來挑戰。
分析認為,蘋果公司目前未推出5G手機,可能會對「華為」的晶片感興趣。由於蘋果與高通、三星有專利爭拗,而一直合作的英特爾,5G晶片預計最快明年才上市。外界相信,如果蘋果想與其他品牌一樣,今年內推出5G手機,「華為」晶片將是可行選擇,但蘋果與「華為」合作,政治壓力會非常大。
關注中美關係的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曾復生周一(15日)對本台指,一旦「華為」出售5G晶片給蘋果公司,相信有助化解中美紛爭。
曾復生說:代表著(中美)雙方之間,就有關在5G方面的利益,是有共同的基礎。那個情況如果落實,對於中美之間化解有關5G的爭議,或者是惡性競爭,可以轉變成比較良性的互動。
對於美國政府壓制「華為」參與全球5G網絡建設,任正非認為打壓反而是宣傳機會,因為美國這麼強大的國家,竟然害怕「華為」一間小公司。
他又形容,被美國要求引渡受審的女兒、「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可能是中美貿易戰的「人質」,但相信有關經歷反而令孟晚舟變得更堅強。他又指「華為」在美國近乎沒有銷售,對中美關係沒有影響,以「華為」作談判籌碼是「找錯人」。
任正非指,如果隨意威嚇其他國家或拘捕人,其實不利美國總統特朗普,他認為特朗普在減稅及提升經濟表現上,是位好總統,但認為特朗普針對個別國家及企業的做法,只會嚇怕有意到美國投資的外商,損害當地經濟。
曾復生認為,任正非的說話是從「華為」的整體利益出發,但中美雙方在5G技術方面的競爭,情況仍要觀察。
曾復生說:如果美國聯合其他國家打壓「華為」的話,當然會對「華為」造成一些影響,不過「華為」在5G方面的布局,還有能量,以及未來發展的潛力,還是會讓不少的國家願意接受「華為」,這種競爭最後鹿死誰手,到目前為止其實都看不出來。美國方面當然也開始急起直追,就像特朗普強調,5G美國的發展一定要贏,但是不是真的能贏,他自己也沒有把握。
悉尼科技大學政治學者馮崇義表示,任正非是自我解嘲,相信「華為」的負面新聞已經引起全球警惕。
馮崇義說:現在全球都在講「華為」可能有後門,可能會受中國政府的要求完成一些政治上的任務,其他國家要用這產品就要非常小心考慮,是不是傷害到訊息安全問題,這樣的負面新聞對「華為」是很有殺傷力的,他(任正非)講是自我解嘲而已,把一個本來對它(「華為」)不好的東西故意說成好的東西。
另外,美國以中國利用「華為」技術進行「網絡間諜活動」為由,敦促歐洲國家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英媒《金融時報》周日(14日)報道指,德國聯邦網絡局表明,不會排除任何一間設備供應商參與該國的5G網絡建設,包括「華為」;強調沒有收到確實資訊,證明「華為」會帶來安全隱憂。
但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美國盟友仍表示會抵制「華為」。中國上周曾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稱澳大利亞限制中國5G技術違反了全球貿易規則。澳大利亞政府周日發表聲明回應,指堅持排除「華為」參與該國建設5G網絡;又指出這不是針對任何國家和公司,會跟從世界貿易組織程序回應中國提出的問題。
外媒報道指,「華為」近日聘請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時期的網絡安全官員簡恩(Samir Jain),出任公司的美國政府游說顧問,簡恩上月向國會表示,將會為「華為」作游說工作,主責外國投資、政府採購和國防授權法案下的安全相關問題。
特朗普周日在社交網表示,「華為」的做法不好,而且不能接受。美媒指,前朝官員為外國政府工作甚至擔任說客,並沒有大問題;但為一間華府表明有所疑慮的公司工作,則令人感到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