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安全會議美再籲抵制華為 美司法部入稟促換首席律師

0:00 / 0:00

在捷克舉行、有三十多國代表出席的5G網絡安全會議,美國再次呼籲和拉攏各國支持其對「華為」的抵制立場,預計會議周五(3日)結束後,會發布不具約束力的協議,為提供服務或產品的供應商訂立準則。有學者分析,會議結果或會影響到華為日後的發展。此外,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引渡案即將開審,美國司法部向紐約法院提出,撤銷華為首席辯護律師代理案件的資格。(文宇晴 報道)

歐洲的荷蘭、奧地利、捷克、法國、德國等國,準備今年內拍賣5G牌照。而來自歐盟、北約等三十多個國家和機構代表,周四(2日)起一連兩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5G網絡安全會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網絡安全顧問斯坦曼(Joshua Steinman)在會上再次呼籲,各國政府評估5G網絡供應商時,必須考慮國家安全風險。

斯坦曼說︰我們希望想法相同的政府,會避免向任何系統或供應商承諾,直至他們能夠嚴格審查。

有外電報道,美國希望藉著會議要求其他國家,採取一致的安全和政策措施,以阻止中國電訊設備生產商「華為」主導的5G網絡。預計會議結束後,大會將發表沒有約束力的協議,列出供應商須符合的安全技術條件及準則,估計這些建議均是「華為」等中國供應商難以達致的條件。

台灣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顧問曾復生指出,美國一直強調使用「華為」產品會帶來國家安全的風險,然而歐洲一些國家卻多了經濟的考量,因而與美國出現分歧。美國要在歐洲全面圍堵「華為」,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是次5G網絡安全會議最後得出的結論,或可被視為「華為」未來發展是否順利的指標。

曾復生說︰從現在發展趨勢來看,「華為」已經佔了上風。尤其是在歐洲這一站(5G網絡安全會議),「華為」如果能取得一個五五波,或是六四比的話,那「華為」未來在東南亞、南亞、中東(的發展),某程度上會勢如破竹。因為「華為」現在所展現出來的成本和技術,基本上是歐美公司難以抗衡的。

與美國同屬「五眼聯盟」成員的澳大利亞,是至今仍然支持美國抵制「華為」的唯一成員。該國網絡安全政策第一助理部長米勒在會上強調,澳大利亞政府對5G供應商有嚴謹的要求。

而認為「華為」產品風險可控的另一名成員英國,出席會議的國家網絡安全中心主管馬丁,同意5G網絡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但強調恐懼和對科技的無知,無助確保網絡安全和數碼經濟發展。荷蘭政府網絡安全官員認為,需要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找得平衡。

有關會議並沒邀請中國和俄羅斯,不過大會指並非刻意排斥。「華為」就促請各國,以科學和理性態度處理涉及科技的問題。

「華為」除面臨西方國家進一步抵制外,加拿大法院將於下周三(8日),繼續審理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是否引渡到美國的案件,而美國紐約法院亦正處理「華為」涉嫌銀行詐騙及違反制裁令的指控。美國司法部檢察官周四(2日)入稟紐約布魯克林地方法院,要求法官撤銷華為首席辯護律師科爾(James Cole)的代理資格。不過相關文件暫時保密,未清楚撤銷科爾代表律師資格的原因。

綜合外電報道,科爾目前是華盛頓一間律師行的合夥人,在2011至2015年他曾任美國副司法部長,據指在這段期間華府正搜集資料,檢視「華為」有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令。

本身是律師的美國資深政治風險管理顧問方恩格表示,科爾在擔任美國副司法部長時所處理的事務,他永遠有保密義務。在這個時候,檢方不是懷疑科爾違反這個保密義務,而是懷疑他當時可能掌握到關於調查「華為」的内容,有助「華為」將來的辯護策略。檢方在這個時候提出,方恩格相信是出於策略需要。

方恩格說︰檢方是等到對檢方比較有利的時間才提(出撤銷的申請),被告人已在科爾上花不少律師費,萬一法庭同意撤換的話,被告要請來新律師,要再花不少時間和金錢。或許因為孟晚舟的引渡案仍然在加拿大審理,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有結果。所以對檢方來說,多拖一點時間是有利的。

華為發聲明認為是剝奪華為的憲法權利,又指早在2017年已聘請科爾為律師,反對華府在沒有任何事實理據支持下,要撤銷科爾的代表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