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後中產對前景絕望盡法移民 飽受戰火的烏克蘭亦成選項

0:00 / 0:00

中國中產階級在「二十大」後開始找尋能「潤出去」(Run,表示移民)的方法,有中產向本台透露,已有不少「同溫層」私下討論最容易「潤」的方法,在沒有足夠資本「潤」到歐美等發達國家下,飽受戰火的烏克蘭,也成為選項。有中國的移民公司表示,近期較多人查詢移民到歐美、加拿大等地的資料,如想盡早離開,則會選擇先移民到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再跳板到其他國家。

「潤」這個話題成為普通話YouTube頻度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主持從討論應否移民,到移民地點等內容應有盡有,更有人提供移民攻略和教學等。

YouTuber 1:「二十大」之後,我接到最多的消息,就是國內的親朋好友,或者是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發來詢問怎麼能出來,說去日本也行,看看能不能到日本來。

YouTuber 2:我強烈強烈鼓勵大家「潤」!我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就經常談論「潤」這個話題,為甚麼呢?從今年開始移民的客戶數量遠遠超過代孕的客戶。

YouTuber 3:恭喜你!今天收看這個視頻,因為我今天會分享移民美國到底有多容易,很有可能看完這個視頻後,你會重新審視和規劃自己的人生。

這類影片吸引大量簡體字觀眾留言討論。在上海從事金融業的高先生,近期也不停找尋與「潤」主題有關的影片觀看。

「二十大」後中產對中國前景絕望 紛紛尋找能盡快「潤」的地方

高先生對本台表示,不僅是他,近期身邊很多「同溫層」的朋友,私底下也熱烈討論移民的問題,希望盡快離開中國。他表示,3年的嚴格防疫,還有「二十大」後的社會氛圍,使他不再留戀這個曾經給他機會和財富的地方。

高先生說:現在形勢不是特樂觀,在大會(二十大)結束以後,大家對未來已經完全失去甚麼希望,大家對這裡面的綜合評估,從他們(中共)的理念、價值觀、政策、強力的動態清零、強力的回歸計劃經濟、強力的打壓,而且經濟已經面臨崩盤的情況,哪一樣都沒有值得留戀的東西。如果一旦在東南方向再一起戰端的話,整個就完蛋,所以大家都在用這種避險的心態,安排自己的未來,因為留下來風險越來越大。

飽受戰火的烏克蘭 也成中國中產考慮「潤」的國家

高先生表示,在找尋可以盡快移民落腳點的過程中,發現中國人要移民歐美、加拿大或澳大利亞,申請和等候的時間很長,而且移民所需的投資資金也很高,申請也不一定能獲批。至於東南亞等國家,他表示,這些地區與中國的關係好,擔心移民後也不一定安全。他又說,香港在「反送中」後已被中國同化,也不是一個好的跳板,剛好有朋友住在烏克蘭,了解當地情況後,覺得烏克蘭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地點。

高先生說:烏克蘭雖然說現在充滿戰火,但是這個事情不會持續很久,這個地方的政治、文化、經濟和軍事,都全部融入歐洲的大家庭。戰後的重建方面,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分別承包,這個地方的未來充滿各種的希望和生機,各種的百廢待興,所以是衝著這個未來的預期而去。並且我有朋友居住在烏克蘭最西邊,沒甚麼戰火,也活得挺平穩。有人說,可以在烏克蘭辦理商務簽證,在那邊注冊一家小公司,先拿幾年的一個簽證周期,可以先出去,在當地先落下腳來,然後再想別的辦法。

高先生表示,如果烏克蘭因為戰火關係,無法短期內批出簽證,也可以選擇申請到鄰近的摩爾多瓦,聽說辦理簽證的時間很短。他表示,只是想盡快離開,與家人商量後,會作出最後的決定。

中國移民顧問公司承認 近期查詢移民的人增加

在上海一家移民顧問公司的員工向本台確認,近期有關移民的查詢增加,他們會建議想盡快移民的顧客,選擇先申請到比較冷門的國家。

移民顧問說:中國國內疫情比較重,加拿大最近排很久,可能要排期2到3年左右,我這邊跟你推薦瓦努阿圖,因為那邊辦理比較快速。如果特別需要趕緊出去的話,一個月就能拿到護照,綠卡辦理只要一周就可以。拿到綠卡後就能出去,那邊最近很多人申請,大概有二、三十個吧。因為瓦努阿圖是支持雙重國籍,你如果是想保留中國的身份也是可以。如果拿到那邊的護照,然後再以瓦努阿圖護照為跳板,再去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都比較方便和很容易,不像我們在中國會比較困難。

評論:中產階級移民 反映用腳向習近平投不信任票

已移居海外的中國政治學者陳道銀表示,過去幾年已有不少中國的富豪成功移民出走,這種現象會影響中產階級,而且嚐過改革開放成果的中產階級,擔心「二十大」後中國多方面都會往後退,加上「動態清零」等令人難以忍受的措施,使中產階級選擇離開。

陳道銀說:這種現象我可以稱之為「中產焦慮」,這批中產階層大多數都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他們體驗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生活變化,嚐過自由的滋味,不願意失去。經過這3年疫情,特別是「二十大」之後,對中國未來的方向更明晰後,這種焦慮又呈現我們現在稱之為「潤」的社會形勢。中產階層對當下中國,用腳投票,對習近平的不信任,投向不信任的票,寧願選擇自由而放棄當下。

陳道銀又表示,國內民怨四起,而容許國民移民等同是高壓鍋的出氣口,可以把社會的怨氣分散,出於維穩的需要,中國政府繼續容許辦理移民生意存在,只要一天沒有把移民這道退場之門關閉,相信中國社會也不會出現真正的臨界點。

記者:陳子非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