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美國指控華為產品會帶來安全風險之際,美國國家安全官員要求一家由中資營運的同性戀交友平台出售其美國業務,因為該應用程式所收集的個人數據,可能會被中國當局用來勒索特定人士。此外,與華為及其他中國電訊公司有分享協議的「臉書」,正接受美國聯邦檢察部門刑事調查。有大陸維權人士表示,若證實大陸當局從中取得臉書用戶的各項資訊,擔心網上的言論空間將進一步收窄。(文宇晴 報道)
大陸2017年6月通過《國家情報法》,其中的第14條規定,國家情報機構有權要求公民或企業協助當局搜集情報。捲入被指密謀竊取商業機密等指控的「華為」,遭到美國政府控告的案件仍然有待司法程序進一步釐清。
美國當局不單止高度提防華為,外電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官員已下令一間名為「北京崑崙萬維」的中國科技公司,出售美國同性戀交友手機平台「Grindr」。據指該公司分別在2016年和2018年收購了Grindr的所有股權,但都沒有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批。直至去年北京崑崙萬維計劃安排Grindr上市,引起委員會注意,並進行調查。結果認為中資獨資擁有的Grindr,可能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近日下令該公司出售資產。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官員認為,如果中國政府提出要求,北京崑崙萬維科技公司,將別無選擇,只能分享Grindr用戶的資訊,這可能被北京方面用來勒索敲詐擁有安全許可的個人。
報道又指,自美國聯邦人事管理辦公室在2015年遭遇網絡襲擊以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越來越擔心中國政府利用漏洞獲得個人數據。美國情報部門曾表示,懷疑中國是該事件的幕後主使。北京方面否認了這一指控。
較早前亦有報道表示,Grindr涉嫌將用戶個人資料分享給其他公司,而儲存個人資料的伺服器亦不是由他們控制。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社交平台 Facebook(臉書),是其中一個至今仍然被中國大陸封鎖的外國社交平台。即使其有意進軍中國大陸的消息未曾間斷,不過卻一直「只聞樓梯響」。然而,去年有美國媒體揭發,Facebook與包括華為、聯想、歐珀(OPPO)、TCL四間中國電訊商簽署數據分享協議,並承認有部份用戶數據已被分享到該四間公司。美國媒體近日報道,聯邦檢察當局正對Facebook作出刑事調查,調查他們的數據交易情況,並且已經傳召了兩家與Facebook有合作的智能手機製造商。
湖北維權人士尹旭安向本台反映,隨著大陸對互聯網的審查制度越來越嚴格,不少網友突破封鎖「翻牆」使用例如Facebook、推特等外國社交平台。但是若證實與Facebook有分享協議的中國公司,過去為了配合大陸當局存取Facebook用戶資料的話,那麼確實令人擔憂。
尹旭安說︰對於我們來說是很憂慮的,因為目前在國內,我們通常使用的微信被封號都是家常便飯。如果臉書真的(和中國公司)達成某些協議的話,是不是又成為了下一個的微信、微博?
綜合報道,Facebook對被指簽署數據分享協議直認不諱,除了華為等四家中國電訊商外,包括亞馬遜、蘋果、微軟、索尼(Sony)在內的150多間公司,亦有與Facebook簽署了分享協議,協議的內容更允許在未經用戶的同意下,可以查看用戶的各項資訊或數據。
至於曾經一度退出中國市場的科技公司Google(谷歌),去年曾傳出為配合中國推出嚴格的審查版搜尋引擎,而遭到千名員工抗議。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陸戰隊將領鄧福德(Joseph Dunford)上周四(21日)批評,Google在華經營的業務間接助長中國軍隊,也會協助中國政府的監控活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27日)在推特上表示,他與Google行政總裁皮查(Sundar Pichai)會面,對方重申公司從沒為中國軍方效力,又表明會忠於美國軍方。
網絡人士周曙光認為,事件不能抹殺,若谷歌為了重返大陸市場而配合中國官方「跪低」,只會成為扭曲歷史的「幫兇」。
周曙光說︰當一個審查部門長期過濾某些內容的時候,會讓整整的一代人完全失去對某些事件的認知。所以我也對此感到擔憂。
網上資料,新疆烏魯木齊於2009年發生「七‧五騷亂」,由於當時部分新疆獨立運動者使用Facebook為交流平台,引發大陸當局全面封鎖Facebook至今。不過於去年7月時,Facebook終獲註冊成功,打算在杭州設立子公司拓展廣告行銷業務,可是不久後卻遭撤回。
雖然大陸網民無法使用Facebook,但是一些官方機構或媒體,都在Facebook註冊了帳號,並發放資訊。除中國外,伊朗和朝鮮也是完全封鎖Facebook。至於Google,聲稱因「遭受中國黑客攻擊」和「網路審查」等問題,2010年決定退出中國市場。至今,Google僅地圖和翻譯可以在中國大陸正常使用。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