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任的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就核廢水、台海關係與中方針鋒相對,中日關係陷入冰點。周二(24日)日本宣布由日本駐印尼大使金杉憲治接任中國大使。日媒分析,垂秀夫雖然是「最強的中國大使」,但在中國的言行惹火,令中日雙方沒有對話的空間;即將上任的金杉憲治雖然不是「中國派」,但亦是一名「亞洲通」,有豐富的亞洲外交經驗,預料有助緩和緊張的中日關係。
日媒於周日(22日)已傳出,上任日本駐中國大使近三年的垂秀夫即將離任,官方周二(24日)正式宣布由駐印尼大使金杉憲治接任。垂秀夫上任以來多次被中國外交部召見,向日方施壓,中日雙方互不相讓,傳媒稱垂秀夫是「中國警戒的大使」。
罕有非「中國派」擔任駐華大使
據日媒 分析,過去7年日本駐中國大使均由曾在中國留學的「中國派」擔任,留學中國的垂秀夫是其中一員。至於接任的64歲金杉憲治非「中國派」,但在外交上屢建功績。如2014年拉攏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歷史性會面,2018年被委派任美國朝鮮首腦會談的聯絡人員。
據日本外務省資料,金杉憲治於2014年曾任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時,主理亞洲與大西洋國家,他當時的上司外交大臣正是今日的首相岸田文雄。日媒分析指,金杉憲治的溫和的作風有助緩和中日的緊張關係。
學者:日本想跟中國先對話
東京大學中國研究學者阿古智子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出,垂秀夫多次就日本人因《反間諜法》被拘捕一事與中方交涉,但不得要領,這方面令日本政府十分擔心。阿古智子相信換上非「中國幫」的大使,有助打開中日溝通缺口。
阿古智子:「China School(中國派)」的好處、壞處都有,因為比較了解中國的權力與內部的人脈、關係,還是「China School」(出身)比較有利。如果有豐富外交經驗的人也不好做的話,「China School」發揮的作用看來有限。
日本資深編輯分析:金杉憲治作風溫和
垂秀夫多年來一直敢於得罪中共,2005年擔任外交幹部時已努力在中國建立關係,更惹起中國政府的關注;2008年擔任外務省中國、蒙古的課長時,罕有地被《環球時報》點名批評日本政府為何升任一個「間諜」做課長。到今年5月廣島舉行G7峰會,中方抗議日本有關台海的言論是「干預內政」;垂秀夫回言:「除非中國有改變,作為G7共同的一員,擔憂台海安全是當然的」,此言論贏得日本國民的掌聲。
對於垂秀夫的離任,日本資深編輯佐藤(化名)分析指,中方一直不歡迎垂秀夫,「因為他在中國知道太多、人脈也太廣」,人身安全也有危險。
佐藤:垂秀夫的個性是比較硬朗,金杉憲治是一個典型的、優秀的官僚。我想日本政府是先想穩定中日關係,不想惡化。
他認為,金杉憲治的性格比較溫和,願意跟記者、官方打交道。而在2011年政黨更替的年代,金杉憲治得到在野黨民主黨的信任加入內閣,可見他得到不同政黨的信任。
至於垂秀夫離任後去向,他去年接受中國東南衛視訪問時表示,退休後仍想踏足中國,遊歷大江南北。

記者:張仕仁 責編: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