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晶片生產商「京瓷公司(Kyocera)」總裁谷本秀夫表示,該公司正將其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並在日本國內大量投資於生產設施;中國不再適合當世界工廠。
英國《金融時報》 報道,谷本秀夫指出,「京瓷公司」正在重組晶京片供應鏈,包括在日本建造其近二十年來的第一家工廠。
《金融時報》引述谷本表示:「在中國製造(產品)只有在中國銷售,它才能發揮作用,在中國生產並向國外出口的商業模式不再可行。」「不僅工資上漲了,而且很明顯,隨著美國和中國之間發生的一切,從中國出口到一些地區很困難。」
10月,美國宣布了出口管制,這將嚴重阻礙中國公司開發尖端科技。上個月,日本和荷蘭也與美國達成協議,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製造工具。
京瓷的產品包括電話、打印機和太陽能電池板。該公司在用於晶片製造設備的陶瓷部件方面佔據了70%的全球市場份額。
谷本秀夫表示,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京瓷本月已將全年的營業利益率預測降低31%。「如果晶片製造設備商無法出貨到中國,我們的訂單多少會受影響……他們現在甚至要求,連非先進設備都不要出口(到中國)。」
事實上,京瓷早在2019年就將針對美國市場的影印機產線自中國移往越南,因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京瓷也已將車內攝影機產線自中國移至泰國。
谷本秀夫表示,如今要在中國製造硬體,幾乎不可能不使用到受美國禁令影響的晶片技術。但他表示,中國在軟體及人工智慧領域仍具競爭優勢。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