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六四藝術品轉交「人道中國」 「天安門母親」籲當局認罪

0:00 / 0:00

六四事件30周年,位於紐約的亞美藝術中心將收集的逾百件有關藝術品,移交給美國人權組織「人道中國」。接收代表周鋒鎖認為,這些藝術品是一個時代的輓歌,「人道中國」將就此組織「六四巡展」。與此同時,「天安門母親」再發表公開信,籲中共當局勿推諉六四事件的責任。(吳亦桐 / 程文 報道)

「六四30周年」臨近,亞美藝術中心周三(6日)將130多件紀念「六四事件」和「八九學運」的藝術品,在紐約中國城轉交給美國人權組織「人道中國」。

亞美藝術中心總監伍振亮、「人道中國」發起人之一、前學生領袖周鋒鎖、藝術家吳玉仁、高強、唐路等、中國民主黨成員陳闖創共逾20人參加了舉行的交接儀式。

伍振亮自1974年起致力於在美國推廣亞裔藝術,「六四事件」後,他向全球藝術家徵集了300餘件以「八九學運」為主題的藝術品。

伍振亮在演講中表示,他保存這些藝術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將之帶回中國,讓更多國人看到全世界對「六四事件」的反應和態度。但他發現中國政府在短期內不會在六四問題上有所改變;而他在美國尋找展覽空間過程中,曾遭遇對「六四主題」藝術品的審查的困境;為此他決定將這些藝術品由很多前八九人士發起並致力於為中國政治犯和天安門母親群體提供支持的「人道中國」。

周鋒鎖也向本台透露,現今商業化的美國藝術圈悄然迴避「六四」政治主題,「人道中國」有責任接收這些「六四藝術品」。

周鋒鎖說︰伍振亮一直很辛苦保存這些,他很高興他收集了30年的作品有一個好的結果,這些和八九年的藝術都是一個時代的輓歌,這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保存真相這種抗爭的一部分。很多地方都害怕,不敢接收。這個事情對「人道中國」來講是義不容辭的,我們要盡到歷史責任,承擔這個角色。

周鋒鎖還透露,「人道中國」將繼續徵集六四的實物和攝影等,與此次接收的藝術品一起,在全美甚至全球範圍內的巡迴展覽,未來這些六四藝術品將安放於正在洛杉磯籌建的「六四博物館」中。

周鋒鎖說︰我們要把它做一個巡展;我們現在徵集六四的實物和照片,這些實物和照片也會成為展出的一部分,這些(藝術品)會最終到「自由雕塑園」,在那裡在5年之內要建立一個永久的「六四博物館」。

旅美藝術家吳玉仁也認為,藝術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記錄歷史和對抗遺忘。這些30年前的作品會再次向公眾提示八九民運的民眾覺醒及綿延至今的暴政的血腥屠殺,並鼓舞後來者繼續推動中國民主。

吳玉仁說︰大陸那邊是由於集權的鎮壓,藝術文化這一塊把六四這個慘劇變成了一個禁忌。其實它是一道傷口,一直在裡面流血,但是大家變得小心翼翼的避開這條紅線;9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的介入,大家就更多的在藝術上迴避這個問題。藝術的任務其實也是跟(遺忘)記憶對抗的一個工作。我們為甚麼要去回顧歷史,一是告訴我們不要重複歷史的錯誤;更多的是為了改變現在還在存在的暴政體制。

同日,「天安門母親」群體發表六四30周年公告,悼念六四死難者並再次要求中國領導人勿再推諉責任,呼籲當局與六四受難者群體真誠對話,對政府過去犯下的屠殺罪行進行懺悔,將該問題納入法制軌道進行解決,公布「六四事件」真相和死傷人數,問責和審判責任者,並對受害群體進行國家賠償。

「天安門母親」之一的張先玲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再次痛斥當局30年間進行無限期的拖延。

張先玲說︰我真的沒想到這樁事情30年都解決不了。歷朝歷代也沒有在和平時期拿正規軍來殺和平示威的老百姓和學生,而且30年迴避這個事實,不敢面對!只能說明它們的虛弱、內心的恐懼。這些「天安門母親」哪怕只剩一個人,這個事情也會堅持,總有一天真相會大白的。

「天安門母親」群體1995年起向歷屆的中國兩會代表和國家領導人發表聯署公開信,一直堅持不變的訴求,但均石沉大海。在此期間「天安門母親」群體已有55位成員先後逝世。部份人被長期監視和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