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為原產自四川的泡菜申請國際標凖認證,曾引發一場中韓網民罵戰,最後大家得出「結論」,四川泡菜英文為pao cai,韓國泡菜英文為Kimchi,所以兩者並不是同一東西。這件事情最近持續發酵。綜合多家韓媒報道,一款含有韓國泡菜的飯團,因為標籤中出現中文「泡菜」二字,被指有誤導成份,韓國網民大表不滿。最終,售賣該飯團的便利店GS25,以及同樣有「泡菜」中文標籤產品的7-11便利店,均暫停了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方德豪 報道)
據韓媒《News 1》6月1日引述便利店業界消息指出,當天,韓國連鎖便利店GS25和7-11檢視了旗下產品,在確認了部分產品的中文標籤出現「泡菜」二字後,他們決定作出補救措施,相關產品悉數下架。
較早時有韓國網民批評,在GS25便利店「午餐肉雞蛋泡菜炒飯」飯團的成分說明中,韓國泡菜的英文標籤、日文標籤分別為「kimchi」(韓式泡菜)和「キムチ」(韓國泡菜羅馬字的片假名寫法),但中文標籤卻直接用的是「泡菜」兩字。
在韓網民看來,中文「泡菜」就是中國泡菜,而非韓國泡菜,因此含有韓國泡菜的產品標籤用「泡菜」字眼,就沒有區分開中韓泡菜。他們亦強調,漢字「泡菜」就是中國腌菜的名字,它跟韓國泡菜從料理方法到味道都有差異。
對此,GS25便利店的相關負責人解釋稱,為了方便來韓國旅遊的外國遊客,產品名稱才同時用英文、日文和中文標籤。目前,在用中文標籤韓國泡菜時,沒有可以代替「泡菜」兩個漢字的恰當說法,因此他們才使用了「泡菜」這個詞。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我們會盡快修改包裝」。
據報道,7-11方面,在發現旗下“三角紫菜包飯”和“紫菜包飯”等部分含有韓國泡菜的產品中文標籤也為「泡菜」後,已暫時停止生產。CU便利店方面則並無發現,據其相關負責人解釋說,自2018年所有產品包裝全面更新後,產品說明中的外語標籤只剩下英文標籤。
另據便利店業界2日消息,由於批評聲不斷,GS25從2日開始在韓國停止了所有使用「泡菜」標籤產品的訂單和銷售,預計4日再重新上架修改包裝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