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局在7.1前後封鎖了多個海外公司的聊天軟件,包括Line,KakaoTalk及Viber。有分析認為,當局此舉是為了防止香港大遊行的信息被傳到國內。另外,谷歌郵箱在中國受到封鎖已達一個月,目前情況仍然持續。(畢子默報道)
智能聊天軟件LINE(連我)的中國用戶從週二起突然無法正常使用服務,情況目前仍然持續。LINE週三透過其新浪官方微博發布通告,稱"現在LINE中國用戶出現了訪問障礙,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修復該問題。"但通告中並沒有講明故障的成因。而在通告後的網友留言中,不少中國用戶反映,翻牆後可以正常使用LINE的服務。
大陸IT科技博客"月光博客"週三分析撰文指,當局目前將".line.me"作為關鍵字進行了屏蔽,所以除了LINE的電話通信軟件外,連LINE的官網目前也無法從中國訪問。
同一時間, 其他幾款在中國較受歡迎的聊天軟件,目前運行也出現異常。有新浪微博的網友表示, KakaoTalk週三一直無法登陸。另外,重慶網民黃成誠對本台表示,他從週三早上開始無法用聊天軟件Viber收發訊息,到下午服務又間歇性恢復。
針對封鎖的原因,目前身在紐約的大陸互聯網專家北風分析,當局採用這種手段,估計是為了防止香港用戶將有關7.1大遊行的圖片文字傳給大陸的用戶。他又擔心這種針對海外聊天軟件的封鎖措施會持續。
KakaoTalk是一隻韓國公司的聊天軟件,Viber則是由一家塞浦路斯公司所擁有,而LINE是由日本公司開發,LINE全球範圍有逾4億用戶。LINE在2012年登陸中國,並與國產的奇虎360公司展開合作,中國版本取名"連我"。"連我"進入中國後,被指在六四期間對敏感詞進行封鎖,該公司曾回應,程式內置敏感字庫是為了符合中國法規,又指規定只是針對中國版本的軟件,國際版用戶不會受到影響。不過,香港《蘋果日報》今年5月初報道,有香港市民雖然使用香港電話號碼及使用國際版的LINE,但懷疑由於經常往返大陸,在LINE上的言論同樣受到審查。去年5月也有台灣用戶發現LINE對敏感詞作出封鎖,令人懷疑LINE會自動檢測用戶的IP地址,當發現地址在中國範圍就會自動作出封鎖。
海外公司開發的聊天軟件集體陣亡,但中國公司生產的聊天工具就存在嚴重保安隱患。重慶網民方洪曾因為在微博上發帖諷刺薄熙來案被判勞教。他在週三對記者說,現時在手機上用微信與朋友通信的內容受到國保監視。
另外,中國當局在六四前夕加大了在國內使用谷歌郵箱的難度,有關封鎖措施至今仍未解除。作為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郵箱服務系統,中國當局封鎖谷歌電郵對很多外資企業或有跨境業務的中國公司來講對帶來很大不便。大陸互聯網專家蒲飛說,過往由於中國大陸的封鎖措施,使用谷歌郵箱的速度會非常慢,但目前服務則是受到全面封鎖。很多外企必須翻牆繼續使用谷歌電郵,不少原本使用谷歌電郵的大陸網民則被迫轉為使用中國公司的郵箱產品。
除了谷歌郵箱外,谷歌搜索引擎、新聞、地圖、雲服務等產品在中國均無法使用。由於谷歌拒絕配合中國當局的審查要求,公司在2010年受到中國黑客攻擊,其後谷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此外,目前全球廣受歡迎並且不受審查的社交工具Facebook和Twitter,在中國同樣不能夠使用。
中國的網絡審查制度一直備受詬病, 並被指涉及網絡黑客活動。美國司法部在5月底正式對5名有解放軍背景的中國軍官提出起訴和通緝,此後,中國中止了和美國的網絡安全合作計劃。美國財長週二表示,中美兩國間的網絡分歧不會影響下週在北京舉行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