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入侵】應39國要求 國際刑事法院啟動調查普京「戰爭罪」

0:00 / 0:00

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周三(3月2日) 宣布,應38個締約國和立陶宛要求,將對俄羅斯總統普京針對烏克蘭平民發起的「戰爭罪」進行調查。歐中問題專家認為,這開啟了該機構追責大國領導人的新篇章。

周三,在收到38個締約國就俄羅斯野蠻入侵烏克蘭向國際刑事法院提交案件請求後,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涉及對烏克蘭平民發起「戰爭罪」等進行調查。

國際刑事法院其官網公布了這一消息,該機構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表示:「我剛才已經通知國際刑事法院主席團,決定立即就此展開積極的調查,我們收集證據的工作現在已經開始」。

俄羅斯於2016年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烏克蘭則不在國際刑事法院的123個締約國之中,但烏克蘭已經接受了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這使得卡里姆・汗有權進行調查。

英國、德國、法國等39個締約國和立陶宛向國際刑事法院提出調查俄羅斯野蠻入侵烏克蘭事件中的戰爭罪、反人類罪行。(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官網圖片)
英國、德國、法國等39個締約國和立陶宛向國際刑事法院提出調查俄羅斯野蠻入侵烏克蘭事件中的戰爭罪、反人類罪行。(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官網圖片)

德國法學學者錢躍君就此接受本台採訪,他指出普京發動戰爭理應被送上國際刑事法庭,雖然俄羅斯目前不是《羅馬規約》簽署國,但仍可以參考「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的審判案例。

錢躍君說:普京是發起這場侵略戰爭、屠殺烏克蘭民眾和嚴重破壞世界和平的戰爭罪犯,理應遞交到海牙國際刑事法庭公審。一旦國際刑事法庭判決普京有罪,儘管普京在俄國期間無法立即繩之以法,但只要普京到了任何一個國際刑事法庭的簽署國,該簽署國有義務立即逮捕普京,押送到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南斯拉夫走向民主、成為國際刑事法庭的成員國後,就把前南斯拉夫的戰爭罪犯押解到荷蘭國際刑事法庭進行公審。

錢躍君也認為該案無論是否有最終的結果,對普京都是嚴重的懲罰,也是對其他獨裁者的警戒。

錢躍君說:這是對普京的嚴重懲罰,也是對類似普京的獨裁者的警戒。如果他以後也步普京的後塵,同樣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歐問題專家史明向本台表示,調查程序是通向審判的重要程序,可以預想到整個程序會遇到重重障礙,但其象徵意義重大。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將打破以往只敢起訴小國的犯罪有戰爭罪、反人類罪的個人的做法,在明確指向俄羅斯普京的同時,也敲打像中國這樣的大國領導人。

史明說:還只是調查階段,還沒有起訴,這個程序會持續很長時間,也會受到各方面的阻力,但是這個程序開始本身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海牙國際刑事法庭已經不在乎被訟的是誰。過去海牙國際刑事法庭只是起訴那些比較小的國家犯有戰爭罪的個人。但這一次法院的程序並沒有因為被訴的是俄國就停止下來,這次如果成為一個先例,那麼其他的大國、包括中國誰也躲不過去。

早在本周一(2月28日),卡里姆・汗宣布尋求授權以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罪行進行調查。當時他表示,根據《羅馬規約》,如果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提出案件,則不需要經過國際刑事法院法官的批准即可展開調查。

目前已提交案件請求的38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及在俄羅斯入侵犯烏克蘭後放棄中立的瑞士等大部分歐洲國家;另外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五眼聯盟」,以及從今年1月起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阿爾巴尼亞也參與了該聯合行動。

另外,作為非締約國,立陶宛單獨向國際刑事法院提起調查請求。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周三晚間發出推文,稱38個國家聯合行動是國際刑事法院有史以來最大的案件,普京犯下可怕的罪行,絕不可能逍遙法外。

英國外交大臣卓慧思(Liz Truss)在聲明表示:迫切需要國際刑事法院調查俄羅斯的野蠻行徑,追究那些應為此負責的人。

英國副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表示,英方將提供技術援助以支持對普京定罪。

普京被指控在轟炸烏克蘭時以平民為目標,據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察團表示,截至周二(3月1日)子夜,它們記錄了自俄羅斯入侵以來烏克蘭境內752名平民的傷亡,還迫使近百萬人逃離家園。

另外,周三,141個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對「譴責俄羅斯議案」投下贊成票。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烏克蘭。

根據1998年《羅馬規約》,國際刑事法院2002年7月1日在荷蘭海牙成立,職能是對犯有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和侵略罪的個人追究刑事責任。

2020年7月,海外維吾爾團體「東突厥斯坦流亡政府」(ETGE)和「東突厥斯坦國民族覺醒運動」曾向國際刑事法院提交證據,敦促其就中國官員涉嫌「種族滅絕罪」和「反人類罪」展開調查。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