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本周四(11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第三個歷史決議」)及《關於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全會公報一改1978年「第二個歷史決議」的做法,對毛澤東犯下的過失隻字不提,並吹捧習近平在中共黨內的領導地位。此做法違反了中共從十二大起,黨章關於「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的規定。
為期4天的中共「六中全會」周四閉幕,中共官方當晚發表全會公報。
分析:拿破侖式的自我加冕
獨立政治學者維辛認為,六中全會公報及「第三個歷史決議」營造中共權力威信,要求人民對共產黨崇拜。
維辛說:他在營造一個對黨的歷史崇拜,通過對黨的歷史崇拜將中共過去一百年,一個革命政黨轉為一個自我陶醉的、自我肯定,陷入歷史主義崇拜當中的一個高度極權的政黨。這種自我肯定,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十九世紀拿破侖的自我加冕。

全會公報用大量篇幅歌頌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對於毛澤東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的過錯隻字不提。
是次決議一改1978年由鄧小平主導的中共「第二份歷史決議」,當時中國經歷了多年政治動盪,經濟上一窮二白,但中共仍給予毛澤東「建國有功、文革有罪」的所謂「七三開」歷史定位,批判了毛澤東執政後期的錯誤,間接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亦掃除了個人崇拜與大權獨攬問題。
但剛在六中全會上通過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又把毛澤東擺上中共神桌,並違反了中共從十二大起,黨章關於「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的規定,完全無視毛澤東對中國造成的災難。
七千多字的六中全會公報介紹了中共建黨百年五任領導人的所謂「成就」。在篇幅佔比方面,最多字數的是現任總書記習近平,超過兩千字,第二是毛澤東的約一千字,第三是胡錦濤約610個字,其後是鄧小平的接近四百字,而江澤民在公報中所佔篇幅最少,僅僅用了284字。
據新華社報道,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197人,候補中央委員151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人列席會議。
記者:喬龍/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