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組青年“網絡志願者” 各校要交人數

0:00 / 0:00

中共共青團下達2015年第10號文件,命令要組建"青年網絡文明志願者隊伍",各地志願者人數原則要求"上不少于本地團員總數的20%"。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與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則被要求要有100名網絡志願者。中宣部副部長魯炜希望,志願者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數",要對黨忠誠,把個人成長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何山報道)

共青團在香港的活動一直秘而不宣,不過今年3月,共青團中央下達2015年第10號文件,要舉全團之力加強網絡宣傳引導工作,組建網絡宣傳工作隊伍。中宣部副部長魯炜在團中央的"青年網絡文明志願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中指出,共青團系統要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魯炜說,廣大團員青年要爭當中國好網民,爭做網絡時代的新青年。"要對黨忠誠,堅定政治立場,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成長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並要敢于擔當,大膽地同網絡上的雜音噪音、歪風邪氣作鬥爭,不做"沈默的大多數"。

香港明報週一報道,這支青年網絡志願者隊伍,目標是全國超過1050萬人,高校是招攬重點。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被分配的招攬配額是100人。

中大本土學社的創辦人劉穎匡對本台說,香港內地生不諉言,絕大部份有共青團背景。目前,港生與內地生,校園生活有"楚河漢界"之別。

劉穎匡說: 絕大部份進大學,港大與中大的大陸學生,許多都是共青團,甚至你問他,都不介意回答你是共青團。中文大學就有一個內地學生聯會,我們一般本地生都覺得,與我們是沒有關係,他們是圍內搞一些歌唱比賽,兩邊是分得很開,有楚河漢界一樣的。

究竟香港的內地生,會否響應團中央的呼籲,成為網絡文明志願者軍的一部份呢?

劉穎匡說: 聰明的才能進來中大,所以能夠來中大的大陸學生,很多都是共青團。他們現在就沒有那樣明目張膽,不會擺明我是共青團中大分部,沒有這回事。反而我自己理解,很多大陸學生根本都不投入共青團的運作,可能根本會費沒有交。

根據共青團的官方文件,其中第10號文件寫到,今年3月15日已完成摸底工作,並開始組織登錄、註冊賬號,志願者必須填數據要同步至省平台。團省委要在4月25日和6月25日統計各地、各高校註冊志願者人數。志願者人數,原則上不少于各本地團員總數的20%。市級、縣級、高校,骨幹隊伍人數,分別不少于100、30、50人。

本台記者曾根據廣東省共青團的電話,聯絡高校的共青團負責人,詢問成為志願者的細節。對方均表示,不清楚或要問組織工作同事。

明報則報道,這支共青團志願隊伍,共計超過1050萬。其中,高校生佔400萬。廣東省各高校必須交出的"人頭",中山大學要交出9000人,佔最多。

根據團中央文件要求,網絡文明志願者建設隊伍,需覆蓋到每一所高校每一個班級團支部,要關注收聽廣東學聯微信公衆號,配合團中央、團省委發起的主題活動,參與人數不少于80%。要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主動弘揚正能量、自覺抵制負能量。在網上,看到驚人的消息,記得先問:"你有客觀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