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假眼睫毛規避制裁 「中國製造」名義出口賺外匯

北韓在國際制裁下仍有力頻頻射導彈挑釁,原來「財來自有方」。《路透社》報道,北韓以「中國製造」名義對外銷售假眼睫毛賺取外匯,銷售額達數百萬美元,幫助推動去年出口復甦。

《路透社》採訪了20名業內人士、律師及經濟專家,報道指出,中國公司從北韓入口假眼睫毛半製成品,經加工、包裝後以中國製造名義出口到日本、南韓及西方國家。

中國青島的平度又被稱為「全球睫毛之都」,許多總部設在當地的公司進口北韓假眼睫毛,其中一家工廠負責人表示「朝鮮(北韓)產品的質量好得多」,而她不知道使用北韓假睫毛有任何制裁問題。另有業者坦言如果不是因為受制裁,北韓也沒有必要通過中國出口。

中國海關總署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北韓的假髮和假眼睫毛去年對中國的出口額大增12.4倍,達1.6674億美元,在北韓對中國申報出口份額中佔近6成。

北京:兩國正常合作不應被誇大

中國外交部一名發言人稱,中朝是友好鄰邦,兩國之間合法合規的正常合作不應被誇大,並謂任何違反聯合國制裁的指控都是毫無根據。美國表示,會繼續執行對北韓的制裁,同時針對平壤政府創造收入的方法。 日本方面未有直接回應報道,但強調會對北韓採取最有效的方法。

聯合國安理會因應北韓發展核計劃而在2006年起實施多項制裁,限制北韓出口煤炭、紡織品和石油等,但有專家指出,由於制裁沒有直接禁止假髮或假眼睫毛產品,北韓出口假眼睫毛不一定違反國際法。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