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1.24大火慘劇終於引爆了封控下的中國人怒火,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內的民眾和大學生聚集抗議,上海市民更是罕見地喊出了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等口號。官方則是正在全國範圍內抓捕示威者,嚴厲的清零政策並未因此調整改變。
據本台記者收到的多個影像資料顯示,周六(26日)發生在上海烏魯木齊中路的群體抗議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抗議人群首次公開喊出了「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要民主不要獨裁」等政治性口號,更是引發了官方的高度恐慌。
抗議緣於切身之痛
一位要求匿名的上海市民告訴本台記者,這次上海人挺身而出,是因為確實有切膚之痛。上海人有著慘痛的高樓火災經驗,加上今年長達3個月的封控,他們明白這種痛苦和無奈。
她說:對啊,就是為了那個烏魯木齊的事情。因為我們上海有一條路,就是烏魯木齊路,所以他們就在那邊聚集。他們其實很文明的呀,就拿個白紙。我也沒有想到,我們會為這件事情聚集嘛。因為我們現在不要說國外,就是很多(國內的)事情我們都不知道啊。因為新疆這一次,如果不是因為火災,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已經被封了3個多月了。你要有些甚麼想法,沒有地方去說,沒人會睬你啊。不睬你還算了,不要搞你就好了。
據本台記者統計,自24日晚烏魯木齊封控中的居民樓火災,因逃生道路被封而導致10死9傷的慘劇後,包括:北京、上海、鄭州、重慶、南京,廣州、西安、以及烏魯木齊,都發生了大量人群聚集哀悼死者,並抗議官方的封堵政策。各地零星的紀念和抗議,更是層出不窮。
來自重慶的市民李先生則指出,這次重慶市很多社區都出現了此起彼落的抗議活動,主要是很多人確實是已被封控逼到了絕境。很多家庭都已彈盡糧絕,並且毫無後援。他認為,這只是民眾自發的抗議,而不是一次有組織的大規模反抗行為。
李先生說:哎呀,每天、每個社區都有不同的狀況出現。它昨天這個消息,學校哇、各個社區啊,各種各樣的情況。(抗議的)程度不同而已吧。這個怎麼說呢,老百姓就是這樣,沒到最後,都不會反抗。這個在中國,誰還有這麼大的能力組織這樣的行動?
6.4之後,大學生再次成為反抗的主力
在北大,抗議則以高唱國際歌,以呼應網上已持續了一天的公開露臉唱國際歌的線上抗議活動。
但北大的抗議26日晚即被官方彈壓。目前仍不清楚活動組織和參與者的命運。
另外兩場讓人矚目的抗議活動發生在南京傳媒學院和西北政法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這兩起由新聞和傳播專業的學生發起的紀念活動,都招致了校方和官方的迅速彈壓。
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和傳播學院的當事人張銘坤事後發帖稱,他沒有遭打壓。但線民懷疑他是被迫發言。
周日(27日)上午,上千名清華大學的學生繼續聚集在紫荊園,高呼「表達自由」的口號,反對封禁和打壓。但相關的資訊很快遭全網查刪。

據可查詢的官方消息顯示,這是繼1989年學潮33年後,中國再次出現較大規模的以大學生為主的抗議活動。
本台記者就此致電清華大學綜合辦,該機構人員拒絕正面回應此事,只稱,他們不掌握具體情況。
清華大學綜合辦人員:學校?我覺得挺安靜。剛才出去了,就做核酸之類的啊。今天這個周末嘛,而且綜合辦也不知道具體的情況,這個我們也不是很清楚。
官方報復已經開始
據多位新疆網民發來的視頻顯示,從25日開始到現在,烏魯木齊的警方即開始上門追查,並要帶走多位元轉發火災資訊的網民。但烏魯木齊公安局迄今只發佈了一條通報,稱有造謠編造火災的傷亡人數而被拘留。

據當地市民透露,26日晚上海當局在現場抓捕了數十人,迄今為止,這些人的下落不明。目前上海方面目前將其已定性為有預謀、有組織的顛覆國家政權行動,案件已由國安方面接手。
本台記者多次致電烏魯木齊公安局,但語音提示上述電話都無法使用。
上海方面也沒有對此發布任何官方消息。本台記者亦多次致電上海市公安局、國安局、以及上海市國家安全保密協會,但上述機構都拒接電話。
一位資深的媒體人士明確告訴記者,特別是上海抗議,讓他很擔憂。他表示,因為太過敏感,他甚至無法對此說話。
他說:這個太敏感了,我沒法評價。在這個事上你要是想引用我的話,你也得講點技巧。這個請你理解。
他還指出,目前各地出現的抗議,讓人感到有了一絲希望,但他指出,這遠不是很多人所想像的大規模的反抗運動。
他以自己親身體驗指出,廣大農村和小城市居民,絕大多數仍不明白封控是導致他們困境的主因。相反,他們基於對病毒的恐懼,甚至會支持這種嚴苛的封禁,甚至主動成為幫兇。
記者:黃小山 責編:鍾廣政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