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入侵】外媒關注俄軍「出師不利」因由:普京誤判軍情棄用「聯合兵種」

0:00 / 0:00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場「強弱懸殊」的對決。然而,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場戰爭並沒有達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心目中的進度。包括《紐約時報》及《沃克斯傳媒》等多家外媒周二(3月1日)刊登文章,分析箇中因由。報道引述專家指出,普京似乎誤判軍情,以為能在48小時內取得烏克蘭首都基輔,因此在初期沒有出動「聯合兵種」作戰,導致偵察兵和傘兵在沒有足夠支持或後勤規劃的情況下,被烏克蘭守軍制服。

《紐約時報》認為,普京似乎誤判,以為對基輔的快速打擊可能會推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政府,而烏克蘭人大多會漠不關心。報道指出,這就解釋了為甚麼俄羅斯在進攻初期選擇輕裝介入,似乎試圖限制平民傷亡;不過,烏克蘭人的抵抗讓俄羅斯人措手不及;早些時候,俄羅斯部署先頭部隊奪取基輔機場,以讓增援部隊飛入的行動,以嚴重失敗告終。

報道引述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俄羅斯戰爭專家布勒格(Mathieu Boulègue)指出,俄羅斯在早期使用武力時似乎明顯克制甚至笨拙。他說,「他們(俄羅斯)為自己的論調付出了代價,稱這是一場針對法西斯和新納粹分子的防禦性戰爭」,但現在「我們看到一個被激怒的克里姆林宮,而我們還沒有見到俄羅斯的實力」。

他對《紐約時報》指出,世界「將要開始看到第二階段,他們將帶著重型火炮和地面部隊進入,就像他們在哈爾科夫和馬利烏波爾所做的那樣」。「恐怕這才是真正的開始,」報道援引布勒格說:「我們會在後續入侵中看到更多經驗豐富的部隊,更多的軍力,更少的精確制導系統,更多的損耗,更多的地毯式轟炸和更多的受害者。」

另外,《紐時》亦引述華府國防研究機構CNA的俄羅斯研究負責人科夫曼(Michael Kofman)表示,俄羅斯人為了迅速佔領基輔,在「對烏克蘭的嚴重錯誤假設」的基礎上保留了大部分戰鬥力和軍力,並「在戰爭的一開始」遭遇下馬威。但報道引述科夫曼指出:現在「才處於戰爭的開端」,「最糟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頭的現實」。

專門分析時事議題的美國網媒 《沃克斯傳媒》(VOX)亦指出,在牌面上,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不是一場公平的對決。在每一個可量化的指標上,例如部隊、武裝車輛、飛機等方面,俄羅斯軍方的數量大大超過了烏克蘭。他們有更先進的武器,在網絡空間有更強的能力,而且最近有複雜的軍事力量部署的歷史;但戰事首階段發展並沒有如莫斯科預期。

《沃克斯傳媒》引述美國海軍陸戰隊後備軍官、《論戰術》一書的作者弗里德曼(Brett Friedman)表示:「這裡最簡單的解釋是,俄羅斯的軍隊很糟糕!它是一隻紙老虎,現在紙上談兵,紙老虎現在著火了。」

瑞典國防大學戰爭研究系教授保羅森(Henrik Paulsson)告訴《沃克斯傳媒》指出:「(俄羅斯)假設他們能夠在48小時內取得基輔,他們的大部份決定都是圍繞這一點做出的。」「(這是)由偏見和假設形成的一種戰略選擇,(俄軍)試圖進行瘋狂的衝刺,但卻失敗了。」

在這樣的衝突中,傳統的軍事理論要求大量使用所謂的「聯合兵種」:不同的軍事力量要素,如坦克、步兵和飛機,以互補的方式同時部署。但保羅森對《沃克斯傳媒》說:「我們沒有看到俄羅斯軍隊以任何系統的方式使用聯合兵種」。相反,他們似乎選擇了派遣孤立的部隊,如偵察兵和傘兵,在沒有足夠支持或後勤規劃的情況下,一窩蜂地前進。如果你認為你只會遇到象徵性的抵抗,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戰術選擇——迄今為止(烏克蘭)的情況並非如此。」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的首席俄羅斯分析員克拉克(Mason Clark)向《沃克斯傳媒》表示:「看來普京對烏克蘭軍隊將如何迅速崩潰進行了巨大的誤判,而且坦率地說,他的計劃很糟糕。」「(他試圖)避免使用集中導彈和空襲這些極具破壞性的武器來摧毀烏克蘭的防禦陣地,以自圓其「特別行動」說法,即這不是一場真正的戰爭,不需要使用那樣的火力。」

根據外電報道,俄羅斯軍隊一直被擋在基輔之外,基輔是烏克蘭的首都,也是他們最初進軍的焦點。他們未能贏得對烏克蘭任何其他主要人口中心的控制。他們還沒有建立起空中優勢。俄軍甚至在基本的後勤任務上都失敗了,比如確保他們的車輛有足夠的燃料。

但《紐約時報》強調,入侵還不到一個星期,現在對俄羅斯的戰役將如何結束做出任何明確的聲明還為時過早。但軍事專家的共識是,最初的入侵是「基於有嚴重缺陷的戰略前提」。

記者/責編:方德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