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 青海虹鱒魚歸類淡水三文魚

0:00 / 0:00

內地水產行業發布《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虹鱒魚歸類為三文魚。本台調查發現,按市場價格計算,虹鱒魚變身三文魚,每年可為養殖戶帶來多達數億元人民幣的利潤。有內地官員指,預計到了2025年,中國的三文魚的消費總量將達到25萬噸。不過,生吃淡水三文魚(即虹鱒魚)恐怕會招致禍從口入,進入舌尖上的中國,飲食可要小心。(馬立克 / 霍亮喬 報道)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本月10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聯同大陸十三間企業編制、發布。當中,包括號稱養殖了中國三分之一的三文魚、實際生產虹鱒魚的是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

本台記者致電該公司網頁顯示的聯繫電話,試圖查詢真假三文魚一事,當接電話的人知道是媒體來電,對方的回答,不是打錯電話,就是稱不知情,之後就掛斷電話。

青海這家養殖大戶,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官網介紹,公司是中國冷水魚戰略聯盟單位,龍羊峽是青藏高原不結冰的最大湖泊,相當於三分之二個三峽水庫,年產優質三文魚9000噸以上。

記者發現,行業協會將淡水虹鱒魚歸類為大西洋鮭魚後,按現時大陸的市場價格,身價可以翻三倍。淡水虹鱒變身三文魚,身價立即翻倍,意味每年可多帶來數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記者致電青海省會西寧的一家日本餐廳,店家介紹,他們都懂得當地的三文魚不能用作日本刺身,也知道所謂的淡水三文魚與真三文魚有分別。

店家說︰看那個刺,三文魚那裡面不是有骨頭嗎;如果那刺好挑的話,那是正品的,如果不好挑,那三文魚基本是假的。

這家日本料理店表示,現時市場上的確有假冒的三文魚。

店家說︰那些糊弄人的餐廳只能是養的,自家魚養的;那種三文魚應該都基本上要麼是殺價過來的,要麼就不是純種的。

專家就警告,虹鱒魚不是三文魚,生食虹鱒可能感染肝吸蟲、肺吸蟲等寄生蟲病。有上海的高檔日本料理店就表示,根本不會考慮所謂的青海虹鱒魚。

店東說︰我們的三文魚挪威,我們是經過零下50度的低溫殺菌,比超過100度的高溫殺菌還厲害。我們餐廳從來就不進虹鱒魚,所以根本這個問題我們都不考慮。

日前,近三百名國內外三文魚產業主管、企業代表在青海省共和縣聚集。官方新華社(13日)報導,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舉行大會,青海常務副州長李清明發言時表示,三文魚產業已成為全國範圍具有發展潛力的特色產業,發展空間巨大,發展機遇空前。

青海省農牧業廳副廳長馬德清就稱,中國是世界三文魚養殖、加工、消費的重要市場之一,預計2025年中國三文魚的消費總量將達到2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