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入侵】歐中視像峰會:馮德萊恩正告習近平勿暗援普京

0:00 / 0:00

歐中視像峰會於周五(4月1日)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強先後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會晤,重點是討論俄烏戰爭。歐洲警告中國切勿暗中援助俄羅斯,中國則一方面在會上表示「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一方面反覆敦促歐盟「排除外部干涉」,似乎擔心歐美同時採取強硬對華政策。

據路透社 報道,一名歐盟官員指出,中國去年的全球貿易之中,超過四分之一是來自歐盟和美國,而俄羅斯只佔2.4%,「是讓這場戰爭繼續下去,還是共同努力結束這場戰爭,成為了這是峰會的根本問題」。歐盟領導人警告中國,如果向俄羅斯提供經濟或軍事援助,將損害其全球地位,並危及與歐洲和美國這兩個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的關係。報道說,中國也擔心歐洲國家會仿照美國,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外交政策,因而呼籲歐盟在中歐關係中「排除外部干涉」。

據新華社 報道指,習近平發言時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及烏克蘭危機的兩大問題下,中歐應該「就中歐關係和事關全球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加強溝通,發揮建設性作用」,又指中方希望歐方「形成自主的對華認知,奉行自主的對華政策」。

另外,李克強與馮德萊恩及米歇爾會談了約兩小時,新華社 報道指,李克強強調,中歐互為最大貿易夥伴,在當前形勢下,「對話合作仍然是中歐關係的主導面,互利共贏仍然是中歐合作的主基調」。在烏克蘭問題上,強調中方「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又指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與國際社會一起緩和局勢,停火止戰,防止出現更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

從新華社報道中,習近平和李克強均反覆呼籲歐盟謹守自主態度,顯示中國似乎擔憂歐盟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盟友關係,對華採取強硬態度。

中歐峰會前,歐盟外交官員便高調放風,指歐盟領導人準備警告中國,任何幫助俄羅斯避免制裁或提供武器的行為都將導致嚴重後果,儘管歐盟不打算說明這些後果,以保持戰略上的模糊性。有官員說,這些後果可能包括制裁。

另外除烏克蘭外,會前消息又指,歐盟領導人還將在一系列有爭議的問題上尋求進展,包括新疆人權問題,以及立陶宛問題。歐中領導人還可能提到貿易關係中的互惠需求,以及香港和台灣問題。

但據報米歇爾和馮德萊恩會上只表示,歐中雙方應加強對話,深化合作,歐方願意與中方在抗疫、經貿、投資、地標保育等領域密切合作,拓展能源轉型、網路安全、人道主義、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合作。

分析認為,歐洲正試圖取得平衡:一方面在烏克蘭、人權和貿易問題上給予中國嚴厲的警告,另一方面仍試圖保持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儘管歐盟與美國密切合作,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一位官員說,歐盟反對支持美國更廣泛的政策,

就北京而言,它一直在努力防止衝突將雙方進一步推向對立的陣營,並以「多邊主義」的名義敦促歐盟跟華盛頓保持距離。

外界對峰會的具體成就期望很低,一位官員說,主要的成果可能僅僅是峰會的召開這一事實。然而,西方官員最近幾天估計,由於自身的經濟利益、戰爭的殘酷性和莫斯科的日益孤立,中國可能不太願意與俄羅斯合作。

記者:方德豪/胡凱文 責編:方德豪/畢子默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