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江西一間大專院校飯堂發生「指鼠為鴨」事件後,民間關注熱度持續不減。有廠家洞察商機,申請註冊「鼠頭鴨頸」商標,市面亦出現「鼠頭鴨身」玩具、鎖匙扣等相關產品。但有網民近日在大陸網店搜查,卻發現「鼠頭鴨頸」主題的所有商品已被全網禁售。此事引起網友公憤,怒罵「指鼠為鴨後又來掩耳盜鈴」。有自媒體直言,禁止銷售鼠頭鴨玩具是超越法律行使公權。
有網民反映近日在中國淘寶、天貓和京東等三個主要電商平台上搜索與「鼠頭鴨脖(頸)」的商品時,若然不是顯示「沒有任何搜索結果」,就是被告知「這款商品已經下架」。網絡上傳出的一份截圖顯示,有網店因銷售鼠頭鴨身玩具被封,理由是「涉嫌發布違禁商品」。這意味著,有關鼠頭鴨頸的玩具在中國國內已經被全網禁售。

禁售「鼠頭鴨頸」主題的商品一事,引起網民公憤。有網店向電商平台提出申訴,理由是「一個鑰匙扣,哪條法律法規說明是違禁品?一個鑰匙扣不是管制器具類吧?」亦有網民嘲諷指出:「指鼠為鴨之後,又要上演『掩耳盜鈴』嗎?」也有網民直言:「這是害怕還是知道羞恥了?」「消滅了罪證也消滅不了人民對你們公信力的質疑。」
而中國的自媒體「Argon科技」日前亦發文,認為「相關利益方可能希望事件不再持續發酵,因此開始採取行動禁止某些言論或商品的出現」,並指能夠讓所有電商平台禁售鼠頭鴨頸商品的人或機構「絕對不簡單」。但作者認為,相關部門使用公權力禁止並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玩具的銷售,只會使得公權力進一步失去公信力。目前,這篇文章在中國國內也已經被「404」封殺處置了。
今年6月1日,江西工業職技學院學生在學校食堂用餐時,吃到令人作噁的「老鼠頭」,學生將影片放上網後,學校及南昌市食品監督管理局卻硬拗是「鴨頸」,網友怒罵「明明有牙齒還硬說是鴨脖(頸)」、「古有指鹿為馬,今有指鼠為鴨」,冷嘲熱諷當局避重就輕死不悔改。
為平息眾怒,江西省聯合多個省局處單位成立調查組,《新華社》於6月17日表示,調查組經勘察現場並調查後,判定異物不是鴨頸,而是鼠頭。
記者:方德豪 責編:李榮添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