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 90日未解決分歧會即徵稅 不排除延長談判期

0:00 / 0:00

中美貿易戰已進入90日的休戰談判期,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放話,警告若無法解決分歧便會立即徵稅,不過他沒排除談判可能延長。中國商務部則表示有信心,兩國最終能拆解貿易壁壘達成共識。有學者分析,中美因為存在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即使貿易戰「休戰」90日,但要完全解決紛爭尚言之過早,甚至不抱樂觀。此外,美國有議員冀在談判中,加入人權議題向中方施壓。(文宇晴 報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藉著二十國集團峰會場合舉行的雙邊會談取得積極成果,雙方同意暫時「休戰」90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4日)在社交網發出四個關於中美貿易戰的帖文,表明談判期由兩國領袖會面後開始,而雙方已開展談判;他又向中方施壓,警告如果無法解決分歧,便會馬上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關稅,除非延長談判期,這顯示特朗普不排除延長談判期;他有信心雙方會達成協議。特朗普形容自己是「關稅人」(Tariff Man),任何人或國家掠奪美國的巨大財富時,都會透過徵收關稅的方式讓對方付出代價。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休戰」90日是邁向解決紛爭的第一步,又認為特朗普和習近平能解決到目前兩國的經貿紛爭。他對中美達成協議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庫德洛說︰這是重大第一步,兩國各級政府間來回傳遞的電文和文件,涵蓋更多領域、更多內容、更多註釋,期望更快速把事情完成,比我們之前所見過的更甚。

在北京,商務部周三(5日)在官方網站表示,中美貿易團隊將在90日內按照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積極推進磋商工作。中方將從落實已達成共識的具體事項做起,愈快愈好。發言人又形容,兩國元首的會晤很成功,中方對落實經貿共識有信心。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丁樹範分析,特朗普再度施行其慣常採用的談判手段,目的是要向對方施加更多的壓力,從而有利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但對於90天談判期後的成果,丁樹範表示,並不樂觀。

丁樹範說︰放狠話方式其實是一種談判的姿態,中國可能在某些領域作出小讓步,但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我覺得基本上是不會吧。坦白講,我是不樂觀,(因為)現在美國國內主張對中國強硬聲音的共識是蠻強的,只是說怎麼對中國實施強硬的政策,可能會有不同(看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三(5日)重申,雙方的工作團隊會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加緊磋商,早日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他又回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周二(4日)的演講中稱,美國將會通過強化或摒棄有關國際條約阻遏中國等「壞人」(Bad Actor)的言論,耿爽認為蓬佩奧的言論與中美元首會晤的精神不符。

他又指,美方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揮舞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大棒,擾亂國際秩序,挑戰多邊機制。他強調「和則兩利,鬥則兩傷」,希望美方能與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共同促進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表示,中美貿易摩擦要完全解決,目前還是言之過早。甚至不排除長期來看很難根本解決。因為有些美國的要求,中國可能做不到;即使(中國)作出承諾,但是最後能否讓美國滿意,都是存有疑問。

梁雲祥指出,中美因為存在很多深層次的矛盾,貿易談判仍然充滿變數,甚至不排除美國會繼續向中國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梁雲祥說︰首腦會我覺得只談了一些原則問題,從中國方面來說,是希望(貿易戰)緩和,但是美國會不會提新的要求,會否更苛刻現在都很難說。長遠來看,美國會不斷「加碼」,不斷地壓中國。因為現在表面上是一個貿易問題,但是實際背後更多的是雙方體制上的衝突。

梁雲祥的預測也一矢中的,美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亞太地區委員會,於當地時間周二(4日)舉行關於中國的聽證會中,有議員就提出在談判中加入中國人權議題。據外電報道,有關的建議早在「習特會」前,已經有多位的美國議員提出過,不過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官員則表示,不清楚「習特會」時,特朗普有沒有當面向習近平提出相關議題,但保證國務院會在適當場合向中國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