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革命」(Common Sense Revolution)這個名詞最初由加拿大政治人物哈里斯(Mike Harris)於上世紀90年代提出,用來描述他在1995年競選安大略省省長時的保守黨政策綱領。這是一場針對政府支出和官僚體制的全面改革運動,目的是回歸簡單的「常識性」原則來治理省政。
哈里斯的競選活動以「常識」為口號,強調「讓政府運作回歸普通人的直觀理解」,這幫助他贏得選舉並開始推行大規模的改革。
哈里斯的「常識革命」成為當時全球其中一股政治浪潮。這與美國前總統列根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1980年代推行的「小政府、大市場」政策有異曲同工之處,也受到當時新自由主義興起的影響。
全球化衍生社會問題損害基層利益
不少評論認為,在過去十年,「全球化」帶出了眾多社會問題,發達國家向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大開中門,讓廉價商品摧毀發達國家基層勞工的工作機會、大量移民衍生出不少問題,還有治安日益敗壞,這都令政治與社會問題日益複雜,精英治理模式逐漸與普羅大眾的需求脫節。
由此,「常識革命」這一運動應運而生,亦成為特朗普的政治主張,這理念試圖以簡單直觀的原則挑戰現有體制,重建社會秩序,並縮短政府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同時,官僚體制的僵化與精英階層的壟斷,使得許多人感到自身利益被忽視。這些問題激發了對「常識」的重新呼籲,即以大多數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來制定和執行政策。
到今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正式提出「常識革命」,與他在其競選中經常提出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一脈相承。他的政治主張強調關注本土需求,抵制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並試圖通過簡單直白的語言吸引選民。而大幅增加關稅,目標就是要達致以上的政治目標。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