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橋周年】倫敦華人鬧市叩問「彭載舟在哪兒?」

0:00 / 0:00

2022年10月13日,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孤勇者」彭立發(網名彭載舟)在北京四通橋掛起橫額,發出「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領袖要選票」等呼聲後 ,隨即「被失蹤」。一年後,他的去向仍然成謎,卻在國內外掀起反抗浪潮。 事件一周年之際,全球多地都有紀念活動。 倫敦華人就在倫敦橋上以「快閃」形式,發出他們的聲音。

在凜冽寒風下,約10名示威者上周六(14日)在繁華的倫敦橋上掛起多條橫額。他們仿效彭立發,把「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的呼聲,從北京四通橋帶到英國泰晤士河上。

他們又掛起用英文寫上「中共下台、習近平下台」(CCP out, Xijinping out)的橫額,並以中英文對照的橫額,追問「彭載舟在哪?」(Where is Bridgeman?)不少途 人駐足觀看,並聆聽參與者的介紹。

20231014_134732.jpg
約10名示威者上周六(14日)在倫敦橋上掛起多條橫額。 他們把彭立發的呼聲,從北京四通橋帶到英國泰晤士河上,又掛起用英文寫上「中共下台、習近平下台」(CCP out, Xijinping out)的橫額,並以中英文對照的橫額, 追問「彭載舟在哪?」(Where is Bridgeman?)(石頭 攝)

「孤勇者」一年前的呼喊 催生「白紙運動」

活動由在英華人組織「China Deviants」(暫譯「中國反賊」)發起。 不少組織成員都是去年受彭立發的勇氣鼓舞,在各自大學校園發起「海報運動」後互相認識,之後更在特拉法加廣場上舉行破天荒的在英華人集會,向中共發出反對聲音。 他們之後正式成立「China Deviants」,並在之後的「白紙運動」中積極發聲。

「China Deviants」成員Evelyn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她們永遠不會忘記彭立發孤身在北京四通橋上抗議的這一天。

Evelyn說:自從「海報運動」之後,我們漸漸認識了彼此,也脫去了恐懼感。 因為當只有一個人在抗爭的時候,他會覺得非常不安,也會覺得只有我一個人,我又能做成甚麼? 但是自從「海報運動」以及四通橋的抗議之後,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小伙伴,他們都很願意為這些事情出一分力,然後慢慢我們就把社區凝聚起來了,所以不得 不說,四通橋事件所引發的「海報運動」以及之後在特拉法加廣場的運動,都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凝聚的影響。

參與活動的在英華人Kyle,一年前來到英國讀書。 他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他初時質疑彭立發的行動能否帶來實質影響,然而後來爆發的「白紙運動」,讓他徹底改變想法。

Kyle說:我才意識到原來一年前彭載舟這個時刻,可以說是歷史性的一個時刻,我認為是這個政權倒塌的第一聲喪鐘,之後就迎來了「白紙運動」。 我們看到年輕人、我這一代,我出生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公民不服從運動,這讓我想到,這是上一次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的公民不服從運動,這讓我感到非常震撼 。

海外華人冀諾獎提名能助彭立發重獲自由

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Rep. Mike Gallagher)上周宣布,將提名彭立發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China Deviants」成員、在英華人陳亮時對消息感到高興和興奮,希望國際社會的關注,能讓彭立發及其家人重獲自由。

陳亮時說:我之前以為彭載舟的影響力僅限於華人社區,但現在彭載舟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證明他的影響力已擴展全球,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事,因為更多的國際社會關注,對於營救彭載舟更有利。這也是我們今天來做這個活動的原因之一,我們希望更多人關注他,希望彭載舟早日得到釋放。

彭立發在北京四通橋抗議後,「被失蹤」整整一年。消息人士早前向本台透露,彭立發仍活著,但無法確定其關押地點,當局也未公布任何審理該案件的司法程序。 而彭立發的所有親戚都被軟禁,妻女都有人「車接車送」、全程監控。

而除了倫敦,在格拉斯哥、柏林、華盛頓、紐約、波士頓、南加州以及溫哥華等地都有紀念活動,把彭立發掛在四通橋的橫額和他的勇氣,帶到全世界。

記者:呂熙(倫敦) 責編/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