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萬中共黨員蟄伏西方國家 駐華領館銀行和跨國企業皆見諜影

0:00 / 0:00

近兩百萬中共黨員潛伏於西方國家敏感部門及重要企業的消息曝光,西方媒體亦紛紛追蹤報道,披露匯豐、渣打等銀行,均有數百高層和員工是中共黨員,這兩家銀行早前皆表態支持中共在香港強推《國安法》。保守黨議員促英國政府清理門戶,驅逐中共黨員。有華裔作家更以「武漢病毒」蔓延全球比喻事件。(吳亦桐/程文 報道)

英國多家媒體周日(13日)驚曝外洩的195萬中共黨員大數據,揭露習近平治下的中共如何滲透和試圖通過中共黨員控制全球的秘密。

報道揭露中共黨員已經潛伏於多國駐華使館、外資銀行、波音公司、甚至包括正在開發新冠病毒疫苗的輝瑞製藥(Pfizer)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西方公司、大學和研究機構。

作為支持中共在香港強推《國安法》的外資銀行之一,匯豐被曝出僱用了至少335名中共黨員。 (匯豐銀行官網宣傳圖片)
作為支持中共在香港強推《國安法》的外資銀行之一,滙豐被曝出僱用了至少335名中共黨員。 (滙豐銀行官網宣傳圖片)

悉尼科技大學政治學教授馮崇義向本台表示,中共從建立之初就長於進行秘密工作,不排除安插到外國領事館、大公司中的中共黨員繼續為黨國效忠。

馮崇義說:共產黨作為一個地下黨掌到權之後,統戰也延續下來。這麼多人之中肯定一部分人是做這種工作,這些人被外國的使領館、外國的大公司僱用,他還會對這個黨國效忠,也接受任務,就是他們有義務去為這個黨收集情報,這是入黨就發誓過的。

曾寫下奧威爾寓言式小說《中國夢》的旅英作家馬建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將這種滲透到西方國家的中共黨員類比為「武漢病毒」。

馬建說:中國共產黨的黨員滲入到西方,這樣的名單應該是很多,中國的意識形態滲透到西方所有的國家,應該也是習近平「中國夢」的一部分。共產黨的這種意識形態、或是共產黨的這種統治方式,和武漢病毒沒有太大區別,這個病毒就是謊言,然後一步步地推銷到任何一個部門、小的領域,去發酵。每一個共產黨員其實都是一個病毒。

馬建也認為,西方重利益的做法助長了中共的擴張。

馬建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西方並沒有認清,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就像二戰,人們需要警惕集權主義不只是消滅了希特勒以後就可以結束的。

英國前外交官兼中國問題專家亨德森(Matthew Henderson)回應事件時表示:這項名單證明了中國是如何滲透英國機構的,而且中共試圖推翻民主國家,超越西方國家,「我們正在與狼共舞」。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表的聲明:表示他們從非政府組織處獲得中共黨員數據,但無力對其進行驗證,並敦促政府和公司做出回應,闡明面對滲透時他們如何維護其價值。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推特圖片)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表的聲明:表示他們從非政府組織處獲得中共黨員數據,但無力對其進行驗證,並敦促政府和公司做出回應,闡明面對滲透時他們如何維護其價值。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推特圖片)

有關數據是由中國持不見政見者舉報人於2016年4月從上海服務器中提取。今年9月,這份數據洩露給有19個國家、超過200名國會議員加入的「對華政策跨國議員聯盟」(IPAC),該聯盟將這份數據提供包括英國《星期日郵報》(The Sunday Mail)、《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比利時《標準報》(De Standaard)和瑞典的一位編輯。隨後媒體根據這份數據進行調查。

英國《電訊報》根據名單披露,收購英超狼隊足球俱樂部的復星集團創始人之一、副董事長梁信軍、復星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王群斌皆為中共黨員。而華為唯一的美國製造商高通公司,更有227名員工為中共黨員,包括高級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和公司業務發展高級總監。

《澳大利亞人報》從機密來源獲得了同一數據庫的更完整版本,包括這些中共黨員的詳細個人身份信息,在黨內職位等,繼而追蹤了名單上的人員。發現其中上海的澳大利亞研究學者陳弘,被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ASIO)在今年評估他可能對澳大利亞構成安全風險之後,於9月份撤銷了他的澳大利亞簽證。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發言人說,該組織從一個非政府來源獲得了該數據庫,但無力對其進行驗證,因此將其交給了專業人士。「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敦促政府和公司作出回應,闡明面對滲透時他們打算如何維護其價值。

目前英國前保守黨領袖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在內的30名英國國會議員表示將很快在下議院提出涉及該事件的緊急問題。史密斯表示:政府現在必須採取行動,從我們在中國各地的領事館中驅逐共產黨員。他們要麼為英國服務,要麼為中國共產黨服務。他們不能兩者都做。

澳大利亞議會情報與安全聯合委員會負責人哈斯蒂(Andrew Hastie)表示,雖然並不是每個共產黨員都構成擔憂,但中共成員從事對澳大利亞具有國家重要性的項目存在巨大的利益衝突。

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上,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內容中,未涉及對該事件的問題和中方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