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生效三周年前夕,英國國會進行辯論,議員促請英國政府協助在囚的黎智英、制裁打壓人權的中港官員,更有議員批評政府只會搬出BNO簽證計劃,來回應香港問題,卻沒有採取實際行動,迫使中國政府為撕毀《中英聯合聲明》承擔責任。
英國國會下議院周三(28日)特別就《港區國安法》生效三周年進行辯論,最多議員提到的一個名字,就是黎智英。在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辯論中,他的名字被提了近30次。這位年屆75歲的香港傳媒大亨,身負《港區國安法》下「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名,已被囚禁超過900天。
英議員:黎智英不是「雙重國籍」人士 而是英國公民
前保守黨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反覆強調,黎智英持有英國護照,是不折不扣的英國公民,然而英國政府卻連領事探訪都無法向他提供。他促請英國政府不要再把黎智英列為「雙重國籍」人士,原因是這正中中國政府下懷,使不承認「雙重國籍」的中國政府,得以用黎智英是「中國公民」為理由,繼續囚禁他。
施志安說:我希望我們停止這種胡言亂語。 自由的代價很高,但失去自由的代價更高。 我們的英國政府相信民主和自由,是時候告訴中國政府,當他們剝奪人民的自由和權利時,就必然會有後果。
英議員批政府以BNO計劃迴避香港問題
多位議員批評,中國政府強推《港區國安法》,違背《中英聯合聲明》、背棄「一國兩制」承諾,然而英國政府至今卻未有制裁任何涉事中港官員,遠遜於美國。
下議員格林(Damian Green)直指英國政府每次被問到香港問題時,就只會搬出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簽證計劃,作為支持港人的理據,卻沒有採取實際行動,迫使中國政府為撕毀《中英聯合聲明》承擔責任。
格林說:我必須指出,BNO計劃並不能作為向北京問責的替代方案。我們需要釐清一點,就是允許香港人來到英國,並不等於已讓北京為違反與英國簽訂的國際協議,而承擔責任。
Member @DamianGreen points out that the BN(O) scheme, while welcome, is no substitute for accountability. pic.twitter.com/in5Iyzp8GP
—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 (@ipacglobal) June 28, 2023
關注香港議題的工黨議員韋斯特(Catherine West)反映,不少在英港人仍對中國政府的滋擾感到憂慮。也有議員關注正在審理的「47人案」,並引用聯合國經社文委員會的說法,指《港區國安法》已廢除香港的司法獨立。
另有議員批評英國政府接待訪英的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健超,指他主理中國的「獵狐行動」,在全球搜捕中國異見者。
末代港督、官員現身和港人交流
同日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在英國國會舉辦香港主權移交26周年聚會,多位議員現身支持,並和在場港人交流。出席活動的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表示,英國在香港留下了一個受國際條約保護的制度,卻被對法治和香港制度一無所知的中共破壞,足見中共本質。
Last night we held our annual Parliamentary Reception to mark 26th anniversary of the handover of #HongKong and the 3rd anniversary of the imposition of the draconian #NationalSecurityLaw
— Hong Kong Watch (@hk_watch) June 29, 2023
We were delighted that our Patron, the last Governor of #HK Lord Patten, joined us / pic.twitter.com/jRBnGIwvly
英國保安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 )表示,他對BNO簽證計劃感到驕傲,認為計劃「糾正」了英國的錯誤,並深信港人是英國的珍貴禮物,又讚揚像黎智英等香港人權鬥士的勇氣,足以使獨裁者顫抖。
多國議員聲援香港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 發表聲明,指出《港區國安法》過去三年使香港基本權利被嚴重侵蝕,50多個公民團體被迫解散,1000多名政治犯被囚禁,大批傳媒被迫停止營運。聲明呼籲民主社會不要拂袖而去,而應持續向北京問責。近50位來自英、澳、加、日等國的議員,都聯署聲援香港。
而一批歐洲議會議員也在《港區國安法》生效三周年之際,在布魯塞爾展示寫有「香港人,加油!」的標語,以示對香港的支持。歐洲議會上周剛以大比數通過一項支持香港的決議,促請港府釋放黎智英等人,並再次呼籲歐盟理事會制裁香港特首李家超等中、港官員。
Great to join members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to mark the 3rd anniversary of the draconian National Security Law in #HongKong. It is encouraging to know that 🇪🇺 parliamentarians continue to keep a spotlight on the growing number of #politicalprisoners in the city. pic.twitter.com/kN37LqcHIu
— Hong Kong Watch (@hk_watch) June 28, 2023
記者:呂熙(倫敦) 責編: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