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無競爭下以亞太區最低票 連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0:00 / 0:00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4屆常會在日內瓦舉行,周二(10日)進行部分改選,中國成功連任,第6次擔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但得票卻屈居亞太區最尾。關注人權的民主人士批評,中國不單止大規模侵犯人權,更試圖破壞聯合國人權體系,質疑聯合國理事會已遭中國滲透。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總共由47個理事國組成,這次改選15席,相當於理事會三分之一的席位。今年共有17個候選國競逐,俄羅斯和秘魯落選;當選的亞太國家包括中國、印尼、日本和科威特;其他當選國家包括布隆迪、科特迪瓦、加納、馬拉維、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巴西、古巴、多米尼加、法國和荷蘭。新當選的15個成員,任期將於2024年1月1日開始,為期3年。

俄羅斯早前入侵烏克蘭後被踢出理事會,今次改選未能重新贏回席位。193個成員國投票結果顯示,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分別以160和123票當選,俄羅斯以83票落選。

外界關注,這是中國第6次擔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也是當選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但中國位處的亞太國家,其實只有4個候選國,即中國、印尼、日本和科威特,並不存在競爭,而中國得到154票排名尾位。

中國試圖破壞聯合國人權體系

「人權觀察」中國部前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周三(11日)接受本台訪問指,愈來愈多國家關注到中國侵犯人權的情況,大陸當局通過各種數碼平台(digital platforms)威脅境外人士,任意在國內外侵犯人權的情況令人憂慮。而中國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亦試圖破壞聯合國的人權體系,在缺乏競爭之下,中國成功連任不令人意外。

索菲・理查森說:重要的是要明白中國之所以當選,某程度上因為這不是一個競爭激烈的過程。在亞洲組別只有4個席位,只有4個政府參選。但這個結果有令人鼓舞的一面,就是中國政府在該組中獲得的選票最少。我認為這表明,如果其他政府參選,中國政府可能會輸。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被質疑遭中國滲透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同日對本台表示,中國長期侵犯維吾爾族人權,卻仍然能夠當選,質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已遭中國滲透。

迪里夏提說:中國針對維吾爾人推行有計劃的系統性種族滅絕,將上百萬維吾爾人強制關進集中營,嚴重地踐踏國際人權公約,而且中國在系統性地破壞,也嚴重違背聯合國理事會的理念,聯合國理事會已經遭中國的滲透,成為其炫耀人權成續的一個政治平台,北京將會利用人權理事會來達到自身所需的政治目的。

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亦對本台指,結果令人非常失望,形容是一個警號。

羅傑斯說:中國在聯合國有阻止人權行動的往史,甚至在其他國家也阻止人權決議,阻止審查,我認為它(中國)將繼續這樣做,用它在聯合國的影響力,作為對人權的負面力量。

總部設在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立於2006年,由47個成員國組成,其中亞太地區及非洲地區各佔13席,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佔8席,東歐地區佔6席,西歐及其他地區佔7席。

人權理事會每年改選約三分之一成員,成員任期3年,可連任一次。連任兩次後,須隔一年才可尋求新任期。成員由聯合國大會透過不記名投票選舉產生,候選國需獲得會員國半數以上選票才可當選。

記者:董舒悅/呂熙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