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角力】美新戰術應對台海衝突 「閃電航母」是中國航母剋星

0:00 / 0:00

美國第七艦隊司令、海軍中將湯馬士(Karl Thomas)早前透露,美軍正在研究應對台海突發狀況的新戰術;即利用兩棲攻擊艦充當「閃電航母」(Lighting Carrier),搭載不多於20架戰機,以增加機動性;他強調,新戰術比中共現役航母的能力強得多。

「商業內幕」周二(6日) 報道,在10月由美國海軍學院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次活動中,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湯馬士談到,今個夏天,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測試了「閃電航母」概念,該概念設想配備美國海軍陸戰隊F-35B戰鬥機的兩棲攻擊艦,作為更加分散力量的一部分。

湯馬士表示,一旦台海發生衝突,「閃電航母」將幫助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分散兵力,增加他們作戰能力,並提高美軍同時應對多種中國威脅的能力。他認為,由兩棲攻擊艦配置成的「閃電航母」,比中國現役兩艘航母更強大。

湯馬士說:「我注意到,無論是從出擊架次角度還是從純粹的能力來看,擁有14架F-35B的降落直升機突擊都比中國目前任何一艘航母都更有能力。」

「的黎波里」號兩棲攻擊艦(USS Tripoli LHA-7)是美國海軍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的二號艦。這是一艘設計用於運載海軍陸戰隊、直升機和垂直起飛戰機的兩棲攻擊艦,今年花了幾個月時間與十幾架F-35B一起運作,比標準兩棲艦更像輕型航空母艦。

一艘輕型航空母艦最多可搭載20架戰機,比艦隊航空母艦少,艦隊航母一般可搭載超過50架戰機。不過,輕型航母成本要低得多,而且用途更廣。

湯馬士談到「閃電航母」時說:「你既可以在飛行甲板上配備F-35B,也可以配備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你還可以搭載海軍陸戰隊並將它們部署在岸上,所以它是一種非常機動的軍艦。」

海軍仍在試驗如何將「閃電航母」與「全尺寸航母」及其航母打擊群整合在一起,航母打擊群由一艘航母、用於防禦和補給的護衛艦以及至少一艘潛艇組成。湯馬士表示,在6月的英勇盾牌演習(Valiant Shield exercise)期間,海軍有兩艘核動力航母和「的黎波里」一起運行。

F-35B Lighting II是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變體,而F-35是具有先進功能的第五代戰鬥機。除了作為短場起-垂直降(STOVL)噴射機外,F-35B的傳感器陣列還使其可以充當戰場樞紐,向廣闊區域的友軍傳遞訊息。

今年8月初,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後,中共火箭軍向台灣東北部和西南部海域發射了11枚DF-15短程彈道飛彈。美方則部署航母打擊群和兩艘兩棲突擊艦在台灣東部海域待命,其中包括搭載多達20架F-35B戰機「的黎波里」號兩棲突擊艦。

記者:方德豪 責編:溫曉平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