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美國法例要求,美國軟件公司Figma停止對中國大疆公司(DJI)提供軟件使用權。主業生產無人機的大疆被美國當局列為「軍工複合體企業(NS-CMIC)」施以制裁。美華裔科學家指出,中國企業借助西方高新技術平台才得以蓬勃發展,部分中企卻配合中共侵犯人權和對外擴張。
周一(3月14日),中國多家媒體曝出,美國設計軟件企業Figma封禁了中國大疆創新公司及其他被美國制裁公司的帳號。
本台記者聯絡總部位於深圳的大疆創新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先是承認為大疆員工,當記者問及Figma封殺事件時,對方又否認為大疆公司員工並掛斷電話。
據知,Figma公司的封禁動作令大疆內部產生震盪,大疆已經通知設計人員先用自己的私人帳戶保存原有文件。與此同時,中國媒體輿論指責「美國的打壓進一步升級」。
今次事件一如美國MATLAB前年斷供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事件的翻版,這兩間中國高校被美國列入制裁「實體清單」,原因是它們支持中國軍需物資採購。
Figma是美國近年飛速發展的軟件開發公司,其全平台可使用的軟件,令用戶只要打開網頁,就可以實行多團隊成員對設計進行協作、並將項目保存在雲端。而MATLAB則是重要的商用數學軟件,被稱為「理工科神器」,在工業製造、學術研究等多個領域幾乎處於壟斷地位。
中國高校和公司在美國軟件企業斷供後,紛紛尋找替代型軟件。
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華人學者Vader向本台表示,包括MATLAB、Figma、Mathematica、ArcGIS等知名開源軟件開發公司都誕生在美國,而中國近年飛速發展的科技企業都依賴美國創新技術。Vader說,技術本應給人類帶來福祉,但不少的中國科技企業卻在危害美國等民主國家的安全或幫助極權政府侵犯人權,他認為,美國公司應該切斷與這些中國公司的聯繫。
Vader說:Figma公司依據美國法律終止同大疆及其它被列入制裁名單的中國無人機公司的合作,肯定會對這些公司後續產品設計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和大多數風光的中國公司一樣,這些公司的產品基本建立在美國公司或者機構提供的技術平台上;當技術平台不復存在時,這些公司很可能就難以生存。實際上要杜絕這些公司對美國個人信息乃至國家安全的威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切斷它們和美國技術的聯繫。
2020年12月,大疆無人機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制裁的「實體名單」,美國指大疆、中芯及其他被列入制裁名單的公司將美國的商品和技術用於惡意的目的,包括人權侵犯。美國也強調不會允許先進的美國技術幫助一個日益好戰的對手建設軍隊。
2021年12月,美國再宣布將大疆等8家中國企業列入投資黑名單。這些公司被指控參與中共當局針對新疆維吾爾人及其他穆斯林的監控活動。根據制裁令,限制美國公司在沒有獲得政府許可的情況下從美國向中國集團出口技術或產品。
台灣政治學者李酉潭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事件應引發美國軟件及其他高新企業的思考:是否再為中國這樣的不斷對外擴張的獨裁國家提供高新技術?更應警惕這些獨裁國家將民用技術轉為軍用技術。
李酉潭說:在專制國家,所有的企業都有可能為政權的對內鎮壓、對外擴張來做服務,民用的高科技的技術有可能轉移給軍用。這一次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讓全世界覺醒,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美國、歐盟、日本的最重要的發明、最新的科技切斷跟俄羅斯、跟中國的合作,就像台灣台積電最先進的晶片,我們希望不要提供給專制國家。

上周六(3月12日),大疆創新公司被證實收到一封來自Figma的郵件,郵件表示:因為大疆在美國制裁名單中被點名,根據美國法律,Figma無法再為大疆提供對其軟件的訪問權限,Figma已經開始凍結大疆的帳戶。
Figma公司強調,只有當大疆從受制裁方列表中被刪除,其訪問權限才會恢復。他們還承諾在未來兩周內通過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將大疆帳戶中的設計文件提供給對方。
大疆創新於2006年創建,公司主要生產、研發民用無人機及航拍系統。截至2020年10月,大疆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佔有率高達80%。
大疆創始人汪滔於2003年入讀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他在該大學的導師為曾在美國留學和任教的李澤湘。李澤湘在廣東建立機械人產業基地,孵化出大疆及其他機械人產業。
汪滔本人曾在中國的一個訪談節目中,稱大疆和他本人以華為及任正非為模板。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