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學專家警告23條破壞香港營商環境

0:00 / 0:00

為期一個月的23條諮詢在周三(28日)結束,身處香港的市民在《國安法》陰影下,沒有多少人公開提出反對意見,但在海外,已有不少人權組織提出反對意見。美國首都喬治城大學法學院亞洲法中心周二(27日)發表了30頁的研究報告,逐一駁斥港府提出23條的論據,報告更警告,23條一旦通過,不只影響基本人權,香港營商環境會進一步受破壞。

報告一開始就批評港府把23條和英、美兩國的《國安法》相提並論,形容這說法「不誠實兼具誤導性」。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一直強調,英、美國等國家都有《國安法》,所以不應針對香港,「英國都有國家安全法律,其實我們今次23條立法都參考了,特別是2023年國家安全法。為何你可以有國家安全法律?我們想有國家安全法律保護自己,你就話我們香港的摧毀繁榮,這就是雙重標準,就是刻意抹黑!你就可以防衛,我就不可以防衛?這就是外部勢力,就是這態度,我們必須要防衛自己。」

英、美具備完善制衡機制

報告指出,英、美的《國安法》有明確規定,不能用作監禁本國的反對派政治人物、關閉提出批評意見的媒體。而且英、美國家有獨立司法機構制衡,反觀香港過去幾年《國安法》的實施,定罪率達100%,司法系統完全起不了制衡作用,根本未能保障基本人權。至於香港立法會,早已成為橡皮圖章,連議員自己的言論自由也無法保障。

報告形容,23條立法諮詢文件,經常採用中國大陸的思維和語言,把23條立法大陸化,這樣會破壞了「一國兩制」。例如在「洩漏國家機密」和「反間諜」罪名上,就完全用上了大陸的定義。

報告亦擔心,23條中的外國干預罪,有可能用來對付與外資有聯繫的經濟分析員和新聞工作者,到時將會嚴重打擊香港作為傳媒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人權組織:香港情況將比大陸更差

「自由之家」中國研究部主任王亞秋接受本台訪問時估計,23條通過後,香港的情況可能比大陸更差 ,因為習慣了自由的香港人,會直接在意識形態上作出反抗,這時候,北京就會更落力去打壓。

王亞秋說:「很多香港人畢竟在自由的環境下生活了這麼久,有一種很強烈的情緒要表達, 所以中國政府當然在香港沒有像在大陸一樣有信心。因為大陸人幾十年的洗腦教育,已經形成一種自我審查的習慣。我是大陸來的,所以我知道自我審查已經深入骨髓了。香港人還沒有變成這樣子, 所以中國政府肯定在香港沒有這種自信心,他肯定需要更強烈的一種壓制,撲滅香港人反抗的精神。」

王亞秋認為,23條立法對國際組織來說是另一個噩耗,因為條例中例如:顛覆罪、或者與外國勾結罪,對國家安全的定義非常模糊,就算仍然還在香港運作的國際組織,只是集中關注人道援助或社會服務,這些比較不敏感的議題,但是他們的日常運作牽涉到籌募外國資金,和與國外的學者與操作者互相交流經驗,單單這兩方面的運作,港府便可能會利用23條作為藉口去打壓,沒有人知道香港的紅線在哪裡,所以大家現在有一種惶恐不安的感覺。

記者:江穎(美國華盛頓)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