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火箭失控 美太空司令部實時監控 料周六墜落位置仍未確認

0:00 / 0:00

美國太空司令部(U.S. Space Command)發文,確認正在實時追蹤失控墜毀的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Long March 5B)。估計會在周六(8日)左右進入地球大氣層,但目前尚無法確定墜落地點。作為以失控的方式重返地球的最大太空飛行器之一,有分析指,該火箭殘骸可能墜落民居,範圍北至紐約、馬德里與北京,南至智利、紐西蘭威靈頓。(胡凱文/本台普通話組綜合報道)

美國太空司令部(United States Space Command)指,估計「長征五號」火箭失控後,大約在周六進入地球大氣層,但其墜落位置仍需等到它進入大氣層前幾小時之間才能確定。為此,第18太空控制中隊已經由周二(4日)開始,在「Space-track.org」上每日更新該火箭段的位置,若有其他可發放的信息,太空司令部亦將會提供消息。

根據美國軍方用來追蹤太空物件的地面雷達顯示,出事的火箭段長約30公尺、被命名為「2021-035B」,是以失控的方式重返地球的最大太空飛行器之一。 根據即時監控資料,目前「2021-035B」以時速2.8萬公里速度,在距海平面160-170公里高度繞行。有分析指,火箭殘骸可能墜落民居,範圍北至紐約、馬德里與北京,南至智利、紐西蘭威靈頓。

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天文物理學家王斌威接受本台普通話組訪問時估計,墜落地點在南北緯四十度之內,非洲、南美洲、亞洲都有可能。緯度較高的北歐地區、俄羅斯相對安全。但由於火箭殘骸現時的運動軌迹不確定,最終墜落地點不可預測。台灣的國家太空研究中心代理副主任朱崇惠則預估火箭周六到下周一(10日)才會掉落地表。

美國太空司令部指,位於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的第18太空控制中隊,負責向太空監視網絡(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提供24小時的支援,追蹤太空中超過27000個人造物體,所有殘骸都可能對航天安全和太空領域構成潛在威脅,第18太空控制中隊會為全球太空群體,提供前線的保護和預警。

長征五號B可載重約二十噸,高度五十三公尺,直徑五公尺,重八百三十噸,是中國最大「空中卡車」,此次發射是為將來太空站計劃作准備。上周四(29日),火箭在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但火箭核心節並未像一般使用過的火箭回到大氣層,落入一個劃定的範圍,目前進入一個臨時軌道,圍繞地球飛行。

日前《太空新聞》 報道指,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時,其中一截重達21噸的核心火箭段,與進入預定軌道的太空艙分開後,出現失控滾動翻轉的情況。

這不是中國在軌探測器第一次失控墜毀,2018年,體積相當於一輛校巴的天宮一號也在無法準確預測的情況下,從南太平洋上空穿越地球大氣層燃燒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