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上周六(10日)在四川省成都出席「2021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時,承認中國國產疫苗效力低,中國政府正考慮混合不同技術的疫苗,再實行接種,增強效力。(陳駿豪 報道)
高福表示,「每人應考慮mRNA疫苗為人類帶來的好處」。他又指,「我們必會小心跟進,不是因為我們有幾種疫苗在手便忽視它(mRNA疫苗)。」高福早前質疑mRNA疫苗。新華社12月指高福不能排除負面副作用,因為疫苗是首次在健康人士身上施打。中國官媒和相關的科研和健康的博客亦對「輝瑞復星」疫苗抱如此質疑。
美聯社報道,北京對國外分配數以百萬劑國產疫苗,包括智利、秘魯、巴西等國都入口中國國產疫苗,又透過外宣質疑「輝瑞復星」使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基因技術研製的疫苗效力。高福表示,「現在是時候正式考慮應否用不同技術研發的疫苗,加強免疫進程。」
中國官員周日(11日)沒有直接回應高福的發言。不過有中國疾控中心專家王華慶透露,中國正研發以mRNA為基礎的疫苗。他指,「國產的mRNA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不過他沒有提及推出疫苗的時間表。
多名專家指混合疫苗有助加強疫苗效力。英國有研究探討能否將「輝瑞復星」疫苗混合牛津大學研發的阿斯利康疫苗使用。
中國兩大疫苗製造商科興和國藥目前已出口大批滅活疫苗至22個國家,包括墨西哥、土耳其、印尼、匈牙利、巴西和秘魯等。早前秘魯傳媒報道,國藥疫苗在當地的第3期臨床試驗有效率僅33%及11.5%,低於世衛所訂的50%門檻。巴西研究發現,科興疫苗在當地試驗的有效率只達50.4%。相對而言,輝瑞復星研發的疫苗達97%。
美聯社引述專家指,中國國產疫苗不會出口至美國、西歐和日本,基於複雜的認可程序。
科興發言人劉佩成指,有效率不同結果的確出現,有可能與參與試驗者的年紀、病毒特性和其他因素有關。
北京至今仍未批准其他外國疫苗在中國使用,高福發言未談及中國會否改變策略,只提到mRNA是研究可能。
高福指截至2021年4月2日,超過3400萬中國人接種兩劑疫苗,另外6500萬人已接種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