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曾認國產疫苗保護力不高 《環球時報》稱高福反口否認:媒體誤讀

0:00 / 0:00

中國基層政府官員強制百姓接種新冠疫苗的行為受到海內外批評,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發言人米鋒表示,對強制全員接種,必須堅決予以糾正。另外,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承認,國產新冠疫苗保護力不高,引發熱議。稍後《環球時報》引述高福說,媒體誤讀了他的說話。(喬龍/李智智 報道)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言人米鋒本周日(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必須堅決糾正多地強制要求全員接種疫苗的狀況。

米鋒說:截至4月10日24時,全國累積報告接種新冠疫苗1億6447.1萬劑次。近期,個別地方在疫苗接種工作中,出現了簡單化,甚至一刀切的情況,強制要求全員接種,必須堅決予以糾正。

本台早前報道,大陸各地政府官員以各種方式強制居民接種新冠疫苗。政府官員將注射疫苗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以送雞蛋、面粉、購物券等方式或不打疫苗「五不準」,加之各種打疫苗的歌曲、橫幅,強制民眾接種疫苗。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基層政府仍我行我素

在新冠肺炎爆發地武漢,當地居民高先生本周一(12日)對本台記者說,不少居民已經接種疫苗,部分是被強制接種。

高先生:就是強制性接種,現在是表面自願(接種),我們武漢現在是自願接種,其他地方就不好說了。其他大城市前期已經打了疫苗,很多人被強制性打過了。

北京大興區居民李女士對本台說,經外媒曝光後,當地官員已不再強制居民打疫苗,市場門口的警察崗哨也已撤離。

李女士說:最近好點,但機關大院還是說你不接種就別想上班。60歲以下的還要求接種疫苗。反正現在放鬆了一點,不像以前那麼緊了,但是不打(疫苗)還是不行。上邊的命令下來,下面的官員執不執行又是一件事。上級領導說的話是給外國媒體看的。

中國政府禁止民眾質疑國產疫苗有效性

中國民眾拒絕國產疫苗的原因大部分與不信任保護力有關。對此,江蘇居民陸建榮對本台說:其實新冠疫苗不管國產還是進口,基本上都有持懷疑態度的現象。但是在中國,因為言論環境的限制,不允許這些懷疑公開化,你所說的跟隨國內主流媒體的話,那麼就是正能量,你說的跟主流媒體不一樣的話就是負能量。官方會採取一些手段,進行打壓。

上周六,中疾控主任高福在四川成都出席「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發言時表示,國產疫苗保護力沒有非常高,還說現在正式考慮是否該用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對人群展開接種。不過,高福並未說明策略可能改變的細節,但提到核糖核酸(mRNA)基因技術。

據外電報道,高福日前罕有地承認,國產新冠疫苗有缺點,保護力沒有非常高,並建議以混用疫苗的方法提升效力。《南華早報》亦報道指,高福表示,中國正研究解決現有國產疫苗效率不高的問題。

但《環球時報》事後引述高福說,媒體誤讀了他的說話,指是外界「炒作」。高福在接受《環時》採訪時稱「這完全是誤解」。他重申其談話的本意,是在全球科學家討論疫苗保護效率問題時,提出一種未來的科學思考,即如果要提高疫苗有效率的問題,可以通過改善接種程序、和探用不同技術路線序貫接種來進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負責中國科興新冠疫苗於巴西試驗結果的巴西布坦坦研究所(Instituto Butantan)在周日公布第三期研究結果,指科興疫苗對輕症患者的保護力為50.7%,相關報告將提交予權威醫學雜誌《磁針》(Lancet)供同行評審。

科興疫苗第三期研究在去年7至12月在巴西進行,但研究結果一直未接受同行評審,也未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布坦坦研究所在今年1月曾公布該疫苗有效率為50.38%,僅僅達到世衛規定的新冠疫苗最低有效門檻。有關結果公布後,有關中國產新冠疫苗的效率和安全性一度引發廣泛關注。

----------

相關文章: 國產疫苗噩耗連連 科興疫苗有效率僅過半 國藥高官突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