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六人共同舉報一間汽車生產商疑使用有毒材料,以致多人患上白血病,在消息傳出後有更多疑似受害者現身,並指官方隱瞞真相,儘管生產商沒有公開回應,但有業界人士指品牌車國產化後,使用有毒材料現象可說普遍。(黃小山 / 劉少風 報道)
據姓林的山東患者和北京姓田患者家人在周六(9日)發布的舉報文章,指他們六人購買了國企一汽大眾生產的國產化奧迪,其後患上白血病或其他嚴重疾病;而認為患病的原因,是一汽大眾在生產的奧迪車內裝飾,使用有毒材料。文章還列舉已病逝北京車主方帥的事例。
姓林患者接受本台記者訪問時,指公號文章在周六發出後,引起強烈的反響,一日多的閱讀量超過四十萬,並且還有多位車主表示,他們也購買一汽大眾生產的奧迪後,患上白血病。目前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生產商使用有毒材料。
林女士說:2015年5月買的奧迪A4,2018年1月患急性髓系白血病M2。我的那個奧迪車甲醛和苯嚴重超標,我的車是一汽大眾承認有問題的的那批車之內。後來我又通過網絡聯繫上了五家受害者,全部是開了有異味的奧迪車導致(出現)急性白血病。我昨天(周六)這篇公眾號發出去後,後台不斷的有受害者來聯繫我們,而且全是白血病。進口的車沒有問題,我們這批有異味的車全是國產的。我們有個車友把車給砸了,裡面扒拉出來二、三十斤瀝青。
而病逝的方帥,他的姓田妻子對本台指出,丈夫在2014年12月花了四十多萬購奧迪Q5,一年多後被驗出白血病,在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後仍死亡,他年僅40歲。
田女士指,央視在2013年3月19日和20日的報道,指一汽大眾在生產奧迪的過程中,以瀝青做車身內表面材料(阻尼片),甲醛味很重,眾多車主曾投訴車內氣味難聞,此外還使用劣質隔音材料等。即使如此,她在北京控訴一汽大眾的官司,遭到全面壓制。
她認為,自己是至今唯一提出訴訟的受害者,但結果被企業和法院的雙重壓制。她曾試圖向媒體求援,但直接被驅趕。
田女士說:一汽大眾它是合資企業,但是它是國企呀。譬如說,我曾經去過鳳凰衛視在國內的大樓,我連進都進不去。我曾經找過一些網站,想到那兒去爆料,我往那前台一站,人家問我幹嘛的,我說我提供新聞線索,馬上就變臉把我轟出來。
本台記者撥打一汽大眾奧迪服務熱線,並提供多個患者的聯繫方式,但當值人士指不清楚情況,但已詳細將相關訊息向負責人匯報。
一汽大眾值班人士說:好的,情況我們詳細記錄了,稍後會向相關領導進行反饋的。看到你呢這個號碼我們能回撥過去嗎?稍後會馬上聯繫用戶。
有汽車從業人士秦先生表示,中國官方以國家注資的方式,讓國有車企與國外企業成立合資企業,但除了發動機等核心部件由外國進口,為了節約成本,中國車企在沒有國家強制標準的車輛裝飾等使用劣質材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從歐美和日本進口的原裝車,則不會出現有關現象。
秦先生說:你看裡面有視頻,它在2013年的時候就上過那個「質量報告」。那個車的地板下面有一層那個棉,棉下面就是那個瀝青。現在我不知道是不是改進了,反正在一、兩年前,用一句話概括,只要這些車國產化以後都是瀝青。中國對這個車的飾內的環保這一塊它沒甚麼強制的要求。它純進口的話,它按照歐盟標準或者是按照日本的標準,是不允許用瀝青的。
本台記者就事件致電國家市場監督總局,但該局值班人員指,新聞司在周末沒人上班。
由官方主導力推的國企,以合資或技術引進發展支柱產業,並最終替代進口,一直是官方的戰略計劃。但至今無論是醫藥、疫苗還是汽車,都頻頻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引發民間不滿,但在官方的維穩下,民間的維權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