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近日在天津考察期間,點評天津包子時毫無顧忌大談1966年文化大革命他「串連」時在天津車站品嚐包子。分析認為習近平常提文革時期上山下鄉的艱苦,但終守得雲開,是要勉勵現在中國也要自力自強。此外,在經濟差的狀況下,也要塑造親民形象。
群眾:「主席好!」
農曆新年前,習近平在周四(2月1日)到天津考察,闢除除了他「胰腺癌活不長」的謠言。據《新華社》報道,他到西青區辛口鎮一條村莊,了解去年暴雨後,當地農業生產恢復及受災民眾的情況。習近沒有戴口罩,在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陪同下視察。
習近平回憶文革時期食天津包子
其後習近平還到天津古文化街,從官媒的片段可見他沿途獲大批民眾拍手歡迎。網上則流傳影片,習近平於通慶里一間食店外,盛讚天津包子美味,並回憶文革時期。
習近平說:「1966年我出去『串連』經過天津站,站台上賣天津包子,一小盒六個,我就買了一盒。哎喲,我說怎麼這麼好吃!」
表面上習近平只是回憶一些年輕時的生活,不過從歷史背景來看,習近平所提到的1966年「串連」,正是「全國大串連」,是當年毛澤東發動文革的手段之一,以學生紅衛兵組織為主,透過互相串聯、交流來宣傳「造反有理」。
分析:習常提文革艱苦自己終守得雲開
過去中共領導甚少會主動提及「文革」,連黨都對這個話題避之則吉。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指出,習近平此番說話是想帶出他本人在文革時受苦,現在終守得雲開的意味。
賴榮偉說:「毛澤東時代那個時候,整個中國還不是現在這個中國。那你也可以對照整個中國在國內跟國際的發展,川普(特朗普)開始對他(習近平)做這個貿易戰之後,他是不是就開始講自力更生?他之前是講得很輝煌,甚麼中國夢。」
另一方面,他認為習近平今次出訪天津,也是要表現出親民形像及嘗試帶動經濟。賴榮偉說:「如果站在經濟角度是要吃飽肚子防作亂,去年一整年經濟不好那是不是有人會作混亂?所以這個當然是拉抬他個人的親民形像。當然也有想要拉抬經濟的意思,因為2013習近平吃包子事件,後來就是有拉抬經濟的效應。」
習近平經歷7年上山下鄉生活
文革時期,習近平還是10多歲的少年,父親習仲勛被打倒,他亦一度被視為「黑幫子弟」,文革後期經歷7年上山下鄉的生活。後來他不時談起這段往事,說艱苦生活對他的鍛鍊很大,讓他懂得甚麼叫實事求是,以及培養自信心。
習近平近期也曾再公開評文革,去年中共中央舉辦毛澤東冥誕13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習近平說不能否認毛澤東發動和領導「文化大革命」這個嚴重錯誤。不過他也說,對毛澤東的歷史功過,中共已做出了全面評價,毛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記者:淳音 編輯:李榮添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