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色彩、欢快的音乐节奏,Temu 帮你实现愿望、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
60岁的Sally 热衷在temu 上购物,她的粉红色鞋子只要3块美金,所以她买了两双。
偶尔外出可以穿的彩色外套,尽管需要三星期才能到货,但是只要19元。
Temu的广告近年来在美国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强力播放 ,背后的反差是7月29日爆发的抗议事件。 200多家temu 供应商前往Temu在广东番禺的总部抗议,Temu 母公司拼多多以售后服务不达标为名对他们的严苛扣款。
Temu 从2020年9月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ECDB 数字显示2023年5月 网络流量和app 下载比4月成倍数增加 。不止Temu, Shein、aliexpress、 JD 把他们在中国国内的竞争“出海”到全球市场,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中国电商平台购物风潮。
适逢俄乌战争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在欧美国家引发的通货膨胀,低价产品对欧美消费者不止更具吸引力,甚至解救了他们紧缩的荷包。
在美国,Temu 标榜自己是一家2022年在Boston 创立、注册在德拉瓦州的企业,商品由制造商和供应商直接发出。根据行业分析,Temu的主要运营体是2019年在广东成立的中国母公司拼多多。
利用拼多多在中国以低价抢攻市场的经验,Temu 在欧美透过大量广告和朋友推介,不止迅速累积用户数量,甚至还吸引了认为亚马逊是垄断电商而抵制亚马逊的消费者。
不过,Temu在中国的母公司的经营方式饱受争议,只是因为语言隔阂和讯息落差,中国以外的用户难以了解让自己褥羊毛的到底是什么公司。
一位曾经是Temu 的供应商书面采访时对本台指出:“对消费者而言Temu是好的,少部分质量问题导致体验不佳,但是因为有仅退款(不用退货)功能...但是消费者的良好体验建立在无数被罚的卖家的血泪之上”,因为损失的产品需要卖家来承担费用,平台还经常以用户体验不佳为理由而向卖家罚款。
从去年底开始,temu更进加大力度一步对商家的罚款,要求降价的做法被商家形容“像疲劳轰炸。
廉价的代价
消费者或者为了省钱而在Temu 和其他中国电商平台下单,但是产品质量问题在不少国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关切。
在美国,baby center 2月20日发布声明指出”在从Temu购买玩具、婴儿椅 、推车、汽车座椅、温度计等产品时要三思而行,主要的原因是“无法确认这些产品是否符合美国的安全标准,”所以不值得冒这个险“。
在德国,当地杂志Okotest 8月初公布抽样检查包括婴儿鞋、少女裙,还有成人仿皮夹克结果。该抽样显示, 三分之二的产品含有锑、二甲基甲酰胺、铅、镉、邻苯二甲酸盐等有害物质。
在韩国,8月14日法新社报道,首尔市政府发表报告也指出,经过抽验发现Shein, Temu 和 Aliexpress144项产品有毒物质含量严重超标。
针对这些低价消费产品的流入,美国-中国经济和安全委员会 3月1日针对“来自中国的消费产品:安全监管和供应链” 召开公听会
作证的专家指出,无论是否透过电商,中国低价消费品近年来大量进入美国,导致监管出现严重漏洞。
其中,美国公共利益研究团体(US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 消费者权益监管主任莫瑞(Teresa Murray) 以玩具为例指出:
CPSC 2023年1-10月发出警告的2164个玩具产品中,将近1600项是中国制造;在2164项中,336个产品被建议要召回,但是只有非常少数企业回应了召回要求。
在公听会上,代理美国企业投资中国25年的律师哈瑞斯(Dan Harris) 指出,原本应该为出口到美国产品安全把关的中国的法制和出口保险系统彻底失灵。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鼓励 (出口不安全产品)。中国企业通常不用面对问题产品带来的后果,不用召回产品, 缺乏召回机制也不是问题 ”。
除了直接的安全问题,仿冒是中国低价产品另一个被认为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
曾经担任ebay网路安全、反剽窃的品牌维护专家,现任Red Points 副总裁Daniel Shapiro在公听会上指出,(01:3452)仿冒产品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非法活动。
“网路对匿名的保护和低使用门槛,导致电商平台成为仿冒品最好的销售平台。”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2024年1月发布的《2023年假冒和盗版恶名市场评估》报告,美国贸易、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寻获的盗版产品总市值,60%来自中国和香港。
进入美国的中国剽窃商品主要透过aliexpress、 JD Shein、 Temu、Alibaba,占了我们数据的86%
数据安全
“算法”是中国新电商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一旦用户开始使用,这些APP就会从用户的使用过程归结出用户偏好,针对这些特点投送相关产品。
不过,Temu 在中国国内大量搜集消费者使用数据的做法,在美国引发安全疑虑和是否合法的质疑。
2023年temu 用户在伊利诺州发起集体诉讼,指控Temu “有目的性的在用户手机置入软件” 搜集了他们手机上的个人讯息,“专家指出,temu搜集超过网上购物需要的讯息,包括个人生物特征(如指纹)和其他数据”。
阿肯色州检察官格里芬(Tim Griffin) 在6月25日以《阿肯色贸易诈欺法》(Arkansas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 Act) 和《阿肯色个人讯息保护法》(Arkans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 起诉 Temu的母公司拼多多和在美国注册的Whale Co Inc, 指控Temu “是一个特别针对无限制获取用户手机运行系统(讯息)的恶意软体,此软体可以修改用户手机的隐私设定、然后从中获取未授权的数据收集。“
Adrianus Warmenhoven :“中国和西方掌握数据的区别在,西方使用数据是透过问责系统,但是中国企业和政府对他们会怎么使用消费者的数据,表现的非常模糊,你不知道你留下的数据会被怎么使用。”
事实上,不止个人信息安全,大量的美国个人信息侵犯可能进一步伤害美国的国家安全。
Robert D’ovidio接受本台书面采访时指出,Temu和其他电商的问题在其母公司位于中国这一事实。根据声明Temu有权与其关联公司和子公司分享其收集的数据, 如果这些数据传达到Temu在中国的母公司,它们可能会轻易落入中国政府的手中。与美国对政府侵入的保护机制相比,中国并没有类似的法律保障。因此,用户应意识到,由中国公司收集的数据可能最终会落入中国政府手中。
中国破坏全球贸易规则
中国廉价消费品和电商平台对全球市场的冲击,背后是欧美国家误以为中国加入WTO后,就会遵守全球贸易秩序的错误判断。
中国低价消费产品对美国的伤害,反应在美国中西部的小镇街景上。
Sara wagner :“我们去过一些小镇,工厂离开了,厂房空空的,整条主干道的商店和餐厅都关闭了,场景让人感到悲伤,那是我第一次开始思考产品在那里制造,这对那些小镇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开始了一个爱用美国产品的网页,带着寻宝的心情,试着找出美国本土仍然在制造的产品。”
电商平台的加入,使情况雪上加霜。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学者王国臣指出 : “中国自2015年开始推动跨境电商有关 ,另外习近平2-3年的外国出访也强调跨境电商的合作;中国大陆民众是看不到Amazon 或台湾的PC HOME 但是民主国家或网路开放国家,可以随时下载tiktok, temu, Shein,Aliexpress, 所以这变成非常不公平的态势。中国大陆透过跨境电商出口三块钱,只进口一块钱。这比中国2.0冲击更严重,新三样大概占中国出口全球的2%-3%,可是透过跨境电商,已经造成美国450万零售商的危机,欧盟也深受其害,韩国也有了。”
AEI 贸易专家史剑道接受本台书面采访指出,建立全球贸易体系的欧美国家在90年代,“相信中国会持续推动9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造成今天局面的第一个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共识决策模式现在看起来更是“天真”,“允许中国加入,让世界贸易组织维持健康运转变得不可能。” 欧美国家的第二个错误是未及时体认到,习近平把中国在全球经济的角色当作换取国际政治利益的筹码。
拜登政府试图亡羊补牢,2024年5月底物流行业媒体和 The Information 报道指出,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开始严格检查小包裹。
但是这远远不够,史剑道强调,美国国内调整小包裹入境问题只是应对中国电商在美国销售的开始,因为美国至今也还无法针对中国大量的进口掌握准确的资讯,这意味着政府根本无法出台好的政策,因此接下来美国需要针对危险、可疑货品的中国进口商严格执法,如果这些进口商选择以中国法律为挡箭牌,那他们就应该被列入禁止进口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