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梅复兴:美援系留式气球系统案的再思考

mfx1.jpg

媒体报导,美国去年透过PDA援助台湾的美陆军库存的28M级、71M级系留式气球系统(Aerostat,浮空器),原计划今年年中交由台湾海军海洋监侦指挥部使用。然经台湾海军评估维持与耗材费用后,每年维持预算需亿余元。此外,受天候风速限制,每年可升空执行侦搜监控任务时间未达5个月,台湾国防部认为不符合效能;加上海军预算排挤效应,对此系统并未有强烈需求,经国防部长顾立雄裁定终止该项军援,国防部也已向美方说明军援系留式气球系统项目喊停。

倘若属实,固然不否定顾部长的理性裁决,但还是对错失此机会不无悬念,深感可惜。

浮空器 (系留式气球侦搜监控系统) 的构想,台湾海军早在20余年前就曾规划,但始终未能建案筹获。本次的浮空器侦搜监控系统需求源自于台海军数年前的再次试图推动,但碍于预算等因素还是未能成案。 2023会计年度美国国会通过了「总统拨款权」(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PDA)与「外国军事融资」(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 等援台预算额度后,美国国防部与国务院综合了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安全合作组的建议拟定首批PDA的军援清单。而AIT安合组的建议则是纳入了他们根据军事专业认为台湾正当且较优先需要的能力,其中就包括了美国陆军库存的「持续威胁侦测系统」(Persistent Threat Detection System/PTDS) ,亦即系留式气球侦搜监控系统。 PTDS的大型浮空器(71M级) 装有RDR-1700B搜索雷达,对海面/地面目标之理论上最大侦测距离可达120海浬(约220公里,实际侦测范围当然要视浮空器的系留作业高度而定)。系留式浮空器不仅可为岸基雷达的死角或间隙填补涵盖 (gap-filling),还可担负通讯中继的角色,在紧急状况或自然灾害时期提供重要功能。

是以,浮空器是台湾国军自己试图推动的需求,由美方好意协助实现,绝非美国突发奇想或强加于台方的产物。事实上,美方透过军援提供了这在台湾国军内部不无争议性的系统能力,实是有助于突破国军保守惰性,不敢尝试创新风险之举,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而且因为国军是几乎永远也不可能自行建案投资这种装备与能力,其意义尤其重大。

只不过,美台双方事前未能较充分沟通,并协调台方预先编列作业维持预算来配合此 “新” 装备的引进,确实美中不足。而这似乎也是构成此次“天上掉馅饼却无福消受” (embarrassment of riches) 的重要原因。

台湾国防部评估成本效益做为决策依据虽是正确的思维,但事实上,评估这个案子也应衡量可能替代方案的成本才更有意义。

该浮空器可能因天侯风速等因素而需放气降落收回,重新充灌氮气升空固然需要700万元台币,所费不赀。但别忘了,它所提供的是24小时的监侦涵盖,每次灌气后可滞空约30天。即便遭遇天侯因素,也不可能是每天都会需要重新灌气,所以其实平均作业成本绝对会远低于每日700万元。事实上,就算以台海军所估算的最差状况而言,假设该浮空器每年的维持费用为一亿五千万元,而实际能执行任务的时间又只有4个月。那就意味着每日的最高作维费用也不应该会超过125万元台币。

假如不用浮空器,而改以载人飞机来执行该海域的监控任务,那会需要什么样的成本呢?根据公开资料,美军P-3C海洋巡逻机每小时作业成本为 $7,871美元,E-2C预警机则每小时$10,241美元。 24小时下来,作业费就达600万~786万台币以上!也就是说,就算每天都重新灌氮气,浮空器还是不会比载人飞机贵。

理论上也可以用作业成本较低的无人机来执行该海域监控。但首先,购置与操作具有雷达等广域监侦功能的无人机还是会需要可观的投资,建案筹获成军也会需要好些年的时间。再说,资本财依其实际寿期摊提下来,再连同作业维持费,无人机也未见得会比美国无偿提供的浮空器便宜。

至于浮空器可能需要整修或补充料件才能有效服役,或可利用FMF额度支付 (至少部分)。由于美方去年就曾同意运用FMF额度来支付首批PDA所提供之MQ-9A大型无人机的改装工程,已有先例可援,故在美政府的政策与程序上应该不至于不可行。最后,由于PTDS是去年度的PDA预算下批准的军援品项,即便台方终止接受,该额度也已无法转为他用 (譬如: 改换成同等金额的其他军品移交台方)。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台湾方面究竟是否 (或有多迫切) 需要PTDS所能提供的雷情涵盖?当然,台方可以在权衡利害之后选择忽略这个海空域的监控死角,而暂时不构建此能力。而且,就算明年预算无法配合,也未见得往后的年度预算无法支应,而就直接终止此案。每年花一亿多元大幅提升对台湾西南海域至少部分时间的监控掌握是否值得?还是继续缺乏对东沙附近海空域死角的监控是可以接受的?运作浮空器所需预算的机会成本为何 (可用于什么其他更优先,更具价值的战力?) 等等考量,那就必须由台国防部整体审慎评估舍取了。

无论如何,相信台美双方应该都会从此经验中学习,以利于精进后续的军援案内容之选定,沟通与配套作为等。而台国防部也可借此机会更细腻化其对建案效益之分析评估。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