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临界威慑-看金门水域214事件的后续影响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谈中国快艇在金门水域翻覆事件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2月14日发生中国快艇越界在金门水域的翻覆事件,原本是台湾海巡署日常海上执法个案,却因中国方面宣称金门地区不存在”禁止和限制水域”,而演变为政治事件。中国海警船开始大举进入金门附近海域并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和综合执法演练。其实这是中国从2月1日起单方面重启M503航路的延伸性作法,意图改变两岸现状,而这必将带来军事上的隐患,使中国逐步控制台湾海峡,对台湾造成”临界威慑”,如蛇一般一步步勒紧台湾。

不承认禁止和限制水域

台湾海巡署指出,2月14日下午于金门海域执行春节期间防堵中国船舶越界勤务时,在金门附近北碇岛东方1.1浬(禁止水域内0.86浬)约在禁止线内1,600米处,发现1艘中国快艇越界。执法过程中,该快艇蛇行拒绝临检而不慎翻覆,造成4人落海,其中2人急救无效宣告死亡。这艘快艇属于三无船舶(无船名、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登记),一直以来是两岸协同执法并加强取缔的对象。

台湾陆委会对此做出说明,有关金门地区的禁止和限制水域,台湾国防部早于1992年10月7日依据《两岸条例》划设且历经修正公告迄今。双方执法机关都依此进行相关水域的执法工作,据此展开多次执法及海上救难合作,这种历史事实及现状不容否认。

台湾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前院长余宗基表示,否定金门海域禁、限制水域的存在,就是破坏台海现状具体事证,过去大陆非法渔船被驱赶、被扣押的案例不少,倘若真如中国所言禁、限制水域不存在,那么过去那些案例如何解释。

目前金门马祖外离岛的禁止和限制水域,原则以4千米和6千米为准。但如今中国方面否认这项事实,并从2月18日起动用海警船在金门海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和综合执法演练,隔日(2月19日)还对金门观光船金厦游轮进行强制登船临检,不少乘客受到惊吓。

临界威慑

对于中国海警进入台湾控制的金门水域,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受访时说,这是北京”灰色地带”战略的一环,意在未达公开战争的底线下,对台采取胁迫或挑衅行为。北京近年在东海、南海及台海采取这类行动的频率有上升趋势。

中国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田飞龙在《观察者网》专栏发表文章指出,这一事件的进展与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后,大陆突破海峡中线,实施威慑性围岛巡航的管辖新常态具有类似性质,是一种主权宣示,更是逐步展现和确立治权执法的新常态,在法理与管辖实践上具有推进两岸统一的制度性进展意义。

台湾前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受访时表示,中国海警的作为是要对台湾政府施压,其原则不会超过”对物质的破坏与人员流血”的这条界线,称之为”临界威慑”(Borderline Deterrence),但是在界线之内,中国会变换各种方式并增加次数,以达到施压台湾目的。由此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海警船在不承认台湾管辖海域的情况下,进行常态性执法和相关演练,将为台海地区带来军事上的长期隐患。

海警部队在功能上是海上武装执法力量,实际上从2018年7月划归武警部队领导指挥,而武警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由此看出,海警部队不仅是海上执法的行政管理机构,更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具有行政执法与防卫作战的双重职能。

image (10).png
中国海警2202舰由军舰改装,是中国海警直属执法船,到金门附近海域巡查更有宣示主权用意。(X/@JapanForward)

维权执法全海域管控

解放军的著作中提到,海警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海上维权执法并对国家主张的管辖海域实施全面有效管控(维权执法全海域管控)。这种角色和职能将为解放军在相关海域的军事存在提供一定程度的铺垫和支援。

最明显的是情报收集。海警部队在中国主张的管辖海域如东海、台海和南海进行常态化的巡航和监控活动,能搜集大量情报,包括海域内的军事动态、商业航运、渔业活动等。这些情报为解放军的海上战略和战术决策提供了基础。

进一步说,海警部队一旦在某海域形成较强的执法力度和管控,可以作为解放军在特定区域进行军事部署的前奏。特别是在有争议的海域,经过海警部队的常态化经营,一旦有事,中国军队能迅速部署军舰、飞机等军事资源,应对可能的局势变化。

另外一个显著作用是威慑与施压。中国宣称海警船不是军舰,但是在和平时期它的存在和巡航活动,本身就具有政治威慑和军事施压的效果。这有助于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邻国传达中国在相关海域的主权主张,并影响区域地缘格局。海警船以不敏感、非作战的方式执勤,效果往往比军舰好。

总的来说,中国海警的全海域管控能为解放军的军事存在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援,尤其是在形成战略优势、情报收集和政治影响等方面。这也反映海警部队具有行政执法与防卫作战双重职能的原有设想。

配合解放军作战行动

后续的发展不能排除,中国可能采取渐进式的扩张策略,先在特定区域以维权执法全海域管控建立战略控制点,例如从金门海域,逐步扩大至马祖海域,再朝向澎湖海域,最终涵盖整个台湾海峡。这种渐进式的扩张不仅增加中国对台海周边的管控权,也能测试台湾和美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反应。

解放军的著作还提到,海警部队主要担负海上维权执法和配合解放军遂行作战行动等任务。为此,海警部队需要不断优化海上力量布势,加强维权执法的主要方向、重点海区的力量预置以及前推部署和战场设施建设,还要健全完善与海军的联合预警、联合指挥、联合行动的制度机制,大力提高稳定、控制并塑造局面的战略能力。

由此推断,中国将扩大增强海警部队维权执法与威慑施压的作用,实现在特定海域的全面管控,必要时配合解放军的行动,塑造有利的战略态势。据报导,海军舰船改装为海警船,是近年海警装备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已有20多艘056型导弹护卫舰改装为海警船,054A型导弹护卫舰也开始改装加入海警部队,显示海警船持续强化重火力的配置,以提升远海有效维权、近海高效执法的能力。

如果海警部队全面控制金门海域,不仅是中国逐步建立军事存在的一部分,也将为解放军后续在该地区的部署带来多项战略优势:

远程武器系统前推

首先是控制战略通道:金门地区位于台湾海峡中段,面对海峡的入口和出口处,控制这一区域相当于掌握台湾通往外海的重要航道,便于孤立或切断台湾与外界联系。必要时,解放军能在该地区实施限制性军事行动,对海峡局部水域或整个海峡的海空域进行强制性的管制和隔离。

其次是远程武器系统前推:解放军强化在靠近金门附近海域的军事存在,很可能优先部署战术导弹和其他远程武器系统,扩大对台湾的威胁范围,增加对台湾全岛的战略影响,将带来以下效果:

一是扩大打击范围:远程武器前推至金门地区附近,除了对台湾全岛构成威胁,还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包括周边的海域和陆上目标,强化在第一岛链内外侧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能力。

二是减少入侵风险:使用远程武器系统将减少解放军实际进入台湾周边海域的需要,降低攻台部队直接受到台湾军队反制的风险。这有助于解放军在战略上保持安全距离。

三是提高威慑力:在靠近金门前沿地区部署远程武器系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威慑效果,展示解放军具备可靠的攻防能力,能在军事和政治层面向台湾及国际社会发出强烈信号。

建立战略控制点

从整体战略态势看,透过增加在金门附近海域的军事存在,中国可以在这一区域建立战略控制点,实现对该地区的战略掌控。除了对台军,也监控外军海空兵力的动态。

战略控制点是一个更广泛的战略性的概念,是指一个地理位置或区域,由一方掌控,不仅主导该地区具体的战场操作,还牵涉到更大范围的战略目标,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中国在金门海域附近建立战略控制点,将有利于扩大对台湾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可以说,中国方面否认台湾外离岛的禁止和限制水域,为中国海警部队在台海地区进行常态化全海域管控开启绿灯,今后必然与海军有联合行动,也必将带来军事上的重大隐患。台湾和相关国家必须做出反应,否则时间一久台湾将被如蛇一般地勒紧而窒息。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