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
从今年2月底以来,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Donbas)发生冲突至今未平。俄罗斯派重兵进入俄乌边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大声疾呼,乌克兰加入北约是结束顿巴斯冲突的唯一途径。而这个途径恰恰是俄罗斯不能容忍的红线。形势演变至今,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似乎又重新燃起战火。
顿巴斯冲突
这场冲突不是地区性的单一事件,它留下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间大国地缘竞争的深刻痕迹。各方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乌克兰能不能加入北约组织(NATO)。这场冲突看起来是欧洲的事,却牵动中国的动向,成为影响今后美中大国博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先让我们回顾2014年2月发生的乌克兰危机。
乌克兰处在一种特殊的地缘政治断层上,是俄罗斯与欧美势力攻防的战略缓冲地带。危机爆发时,中国驻俄使馆前武官王海运少将说,俄罗斯想继续控制乌克兰,作为实现强国目标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点。欧美国家则希望把乌克兰纳入欧盟,加入北约,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安全范围。双方由此产生拉锯战,导致乌克兰危机,世界主要大国都卷入其中。中国不是当事方,地位超脱,应该把握这场危机可能为中国带来10年的”战略机遇期”,有利于中国发展。
为防止顿巴斯地区的冲突升高,德国、法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4国领导人,2015年2月签署《新明斯克协议》(Minsk Protocol II),促成全面停火,冲突双方撤离所有重型武器,并且要求乌克兰应永久立法同意顿巴斯地区亲俄的两个州-顿涅茨克(Donetsk)和卢甘斯克(Luhansk)拥有特殊地位的自治权。然而,该协议大多没有落实,这两个州也早于冲突发生后不久自行独立,宣布成立共和国,组成亲俄政权。
但是这两个共和国并未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承认。莫斯科的立场是确保《新明斯克协议》,以这个两州的独立公投向乌克兰政府施压,促成双方谈判。俄罗斯在幕后操控、保持战略平衡、留住乌东地区作为战略缓冲,避免因过激的干预行动,招来欧美的全面反制与制裁。面对”国中有国”,乌克兰当局不能容忍,欲除之而后快;这两个州也不甘遭受打压,以至于冲突不断,延续至今。直到今年2月起冲突再次升高。
中国机遇?
转眼7年,和当年的乌克兰危机相比,今天的危机是否又给中国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美国政治风险顾问公司维基战略(Wikistrat)的分析师劳森(Greg Lawson)认为,如果拜登(Joseph Biden)政府错估形势,引发美俄冲突,将使中国获利而危及台海安全。
劳森4月13日在《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撰文指出,他担心拜登政府提出要”坚定不移地”(unwavering)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势必波及美俄关系,其结果将使中国腾出手来扩展势力,最终有可能迫使美国退出东亚地区。为此,他提醒拜登政府需注意两件事。
首先,俄罗斯是世界唯一可以在短时间毁灭数千万美国人的核武大国。历史上至少有4次因美苏误判险些引起核子大战,包括1962年古巴危机、1979年和1983年美苏两国的预警系统发生错误警报,以及1995年美国在挪威发射探空火箭,俄罗斯误以为美国发动核打击而进入核战的戒备状态。因此,美国若要对抗俄罗斯,应该以攸关生死存亡的大事为前提,而不是解决风险高、对美国利益有限的乌克兰危机。
第二,美国若选择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对抗,将陷入欧洲泥潭,为中国提供一个美国力量分散的机会,让中国能够放手扩展势力,削弱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进而侵犯台湾,重塑地区安全秩序。劳森指出,东亚是未来全球力量平衡的中心,是一个比乌克兰问题更具有战略意义的竞技场。拜登政府若误判形势,为支持乌克兰开出一张空白支票,后果将极其严重。
美国力挺
劳森的担心,是因为看到4月2日拜登总统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申明面对俄罗斯在顿巴斯和克里米亚(Crimea)的持续侵犯,美国将”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泽连斯基的改革计划,包括乌克兰实现与”欧洲-大西洋一体化”的目标。言下之意,美国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措辞非常坚定。
4月1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和乌克兰国防部长塔兰(Andrii Taran)通电话,表达美国致力于提升乌克兰军力,以更有效的方式应对俄罗斯的侵略。从2014年发生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超过20亿美元的安全援助,包括不久前宣布1.25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计划,以示美国支持乌克兰的决心。
不过,支持归支持。在具体行动上,美国非常谨慎。按原定计划,美国2艘伯克级驱逐舰4月中旬要过境黑海,预计停留到5月初,因为担心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升高而临时取消。美国《政治报》(Politico)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海军的行动因任务需要经常改变。这一次取消过境黑海计划基于一些原因,包括不想在乌东地区发生冲突的敏感时刻激怒莫斯科。
从发展的态势上看,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专栏作家埃皮斯科波斯(Mark Episkopos)认为,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俄罗斯准备对顿巴斯地区先发制人,这样做等于公开否定《新明斯克协议》,俄罗斯将要承受进一步制裁和军事后果。因此,俄罗斯在俄乌边界大军集结,可以视为一种军事威慑,以压倒性力量防止乌克兰夺取顿巴斯地区。反观乌克兰当局,同样受到形势上的约束,如果试图通过武力解决顿巴斯地区的分离问题,也可能失去欧美国家的支持。
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俄罗斯《国家防御》杂志主编科罗琴科(Igor Korotchenko)指出,乌克兰争取加入北约将近20年,而它并不现实。因为乌克兰的军备和和兼容性完全不符合北约标准,而且乌克兰存在领土争端,北约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接纳乌克兰,否则被拖下水。乌克兰当局越呼吁加入北约,越显得虚张声势。
以上这些的战略算计,美国难道不清楚吗?
离岸制衡
战略平衡是美国在20世纪中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得以崛起成为强权的原因。学术界称之为”离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战略。
所谓”离岸制衡”,是指美国作为欧亚大陆之外的大国,在欧亚陆权国家发生冲突时应该保持冷静,把问题交给最接近问题的国家,让他们承担义务。如此,既可以在国际体系中培养相关国家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美国也保留参与的权利,扮演最后的平衡者。只有当区域大国无法承担责任时,美国才需要介入。美国不需要为了改造世界而四处征战,只要在几个关键区域维持”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就能确保美国利益。
20世纪出现4个区域霸权:1900-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1931-1945年的日本帝国、1933-1945年的纳粹德国,以及冷战期间的苏联。美国是怎么应对的呢?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拖到1917年战争进入后期时参战。此时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消耗大半,美国一出手,带给德意志帝国致命的一击,起到欧洲区域平衡中的关键作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也是在胶着的关键时刻加入战局,与同盟国一起摧毁两个轴心国家-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进入冷战期间,美国领导盟友以围堵战略成功阻止苏联的势力扩张,并且针对苏联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弱点,以一种隐蔽的攻势战略拖垮苏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美国的战略平衡运用自如,非常成功。直到苏联解体,美国成为超级强权,开始居高自傲,成为世界警察,疲于奔命。战略资源大量消耗,国力逐渐弱化。美国哈佛大学甘乃迪学院教授沃特(Stephen Walt)指出,美国因”离岸制衡”战略而崛起,如今它依然是美国的最佳选择。
新版战略平衡
他还说,目前欧洲并没有一个潜在的区域霸权,因此区域内的各国都应该逐渐为自己的国防负起责任。欧盟国家的总人口超过5亿、俄罗斯有1.4亿;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7兆美元、俄罗斯有1.6兆美元。另外,北约成员国每年国防经费总额,是俄罗斯的3倍。根据这些数据,若说欧盟国家无力对抗一个经济体比义大利还小的俄罗斯,这种想法相当可笑。
拜登政府上台后,把战略重心强化推进到印太地区,视中国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者,以重振联盟的方式,确保世界秩序和美国的领导地位。总体战略以外交为主导,军事作为最后手段。一旦用兵,不会采取单方面行动,而是与盟友和伙伴联合出击,
从本质上看,拜登政府执行的是升级版的战略平衡。不至于犯下战略失焦的致命错误。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