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阶段到可期的未来,中国对台湾的最大威胁不是全面入侵,而是以"蟒蛇"缠绕的方式,逐步使猎物窒息而死。这是一种以"非战争胁迫"的策略,使台湾难以抗拒而最终屈服。
不战而取台湾
美国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DD)最近分析指出,中国正在对台湾实施”蟒蛇战略”(Anaconda Strategy),利用网络攻击和释放虚假信息,然后采取封锁或其他措施扼杀台湾,而不是直接入侵。
美国《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国家安全分析师魏尔特(Brandon Weichert)表示,中国对付台湾是先包围,接着恐吓,再扼杀,直到台湾投降。就像蟒蛇对待无助的猎物,不是更容易吗?
他认为,中国并不遵循西方的规则或模式。实际上,中国的”蟒蛇战略”最终可能比西方所能构想出的任何策略都要有效得多。随着中国对南海的准征服,以及对东海的扩张,下一步是进入台湾的海上通道并据为己有,扼住台湾的咽喉。现在是危机时刻,台湾没有准备好,西方正在分心,中国则蓄势待发。
”蟒蛇战略”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今年5月13日,美国智库美国企业研究院(AEI)和战争研究所(ISW)共同发布一份名为《从胁迫到屈服:中国如何不战而取台湾》的研究报告,把中国如何以”非战争胁迫”的方式迫使台湾屈服,做出全面系统性分析,内容具体,很有参考价值。
报告指出,美国现有学术和政策分析在讨论台海形势时,大多集中在中国军事入侵台湾的可能性,以及随之而来更大规模的中美战争,由此关注美国如何威慑或击败中国入侵台湾。然而,现阶段中国对台湾的胁迫虽远未达到入侵门槛,其结果已经使台湾陷入困境,说明以纯军事为主的单一分析存在重大缺口。为此需要研究在没有入侵或全面军事封锁的情况下,中国会以什么样的”非战争胁迫”(short-of-war coercion course of action)方式使台湾屈服,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语成谶
这份报告首先提出的观点,与中国对两岸形势的定义相一致,就是中国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台湾强烈的”分离主义者”继续抵制统一,维持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并且得到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及其地区盟友的支持。因此,中国对台湾使用的”非战争胁迫”行动方案,旨在为台湾设定条件,打“分离主义”分子,并与亲共的政治人物形成统一战线,让他们以两岸和平协议的形式接受中国的要求。
这些情境透过执行“反分裂运动”来实现,该运动将在今后4年内逐渐加强,直到几乎完全孤立台湾。中国同时利用威胁升级,并结合经济诱因和信息作战,威慑日本、美国和其他区域盟友不要介入台海事务。对台行动方案包括来自空中、海上、信息、网络、经济、认知和其他领域相互整合的一整套协调行动。
中国对台湾实施的”非战争胁迫”行动,眼下正在发生,势头愈来愈强。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蟒蛇战略”的预期目标将会一语成谶。
4个打击重心
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非战争胁迫”行动方案,对台湾有4个打击重心:
第一个重心是破坏美台战略关系。中国使用经济胡萝卜和大棒、信息作战和军事恫吓来要胁美国和台湾,如果美台关系持续增长,将直接导致台海形势紧张升级,以此阻止美台之间在经济、军事、外交和信息领域的合作。如果停止这种伙伴关系,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就指日可待。
第二个重心是打击台湾政府的运作和提供基本服务的能力。中国利用经济战和网电战打击台湾政府的威信,同时对运送货物到台湾的船只进行严格海上临检,由此大肆宣传台湾政府束手无策和无能,试图降低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削弱台湾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合法地位,破坏民众对国军捍卫台湾能力的信心。
第三个重心是实施广泛而持久的认知战和心理攻势。透过恐吓抗拒中国统一的民众,在全社会散布怀疑与恐惧,包括”疑美论”(美国是假朋友,会抛弃台湾,台湾应远离美国)和”疑赖论” (美方一些官员对台湾总统赖清德不放心),并提出用政治让步来换取和平,打击台湾民众的抵抗意志。
第四个重心是以大规模的信息宣传活动,降低美国民众和政治领袖支持台湾的意愿。目标是说服美国政府和大众,支持台湾不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而且支持台湾的代价远大于美国实际得到的利益,得不偿失。
如果北京成功地攻击每一个重心,台湾人民的被抛弃感将是压倒性的,台湾政府也将被迫考虑接受北京所认定的一种新的两岸关系。研究报告还提出4种”最终想定”,包括两岸成立一个”海峡两岸和平委员会”,作为双方公开对话的一个幌子,实际上是北京进一步加强对台湾政府和人民的控制。
报告指出,北京倾向采取”非战争胁迫”的策略统一台湾,是因为这种方式将使中国在追求民族复兴和地区霸权的长期战略目标上,处于更加有利的战略位置,而且不容易遭到外力破坏。
小战而屈人之兵
请注意,研究报告所称的”非战争胁迫”手段,不一定表示没有任何军事行动或出现两岸的伤亡,它只是说明这些手段不会引发或导致中国与台湾或与美国之间的重大军事冲突。中国实施”非战争胁迫”行动方案的目的,就是避免在台海发生大规模战争,因此也就尽量不采取全面入侵台湾的策略。
从解放军的重要著作中可以看到,军事斗争有3种方式,可分为战争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准战争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在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与救援、保交护航(保护海上战略通道和重要船只)、海外撤离等行动样式。
准战争军事行动介于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之间,主要有军事威慑、边境封控、设立禁航禁飞区和有限军事打击等行动样式。最近几年,中共对台采取的“非战争胁迫”手段,不仅包含上述所提的4个打击重心,更有抵近式围台军演,属于准战争军事行动。这些胁迫手段,相互运用,产生共震效果。
按解放军的定义,准战争军事行动是在矛盾和危机有所激化,但战争尚未爆发的情况下实施。追求”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把战争遏制在萌芽之中。这里指的”小战而屈人之兵”,行动上包含警示性军事打击,必要时以少量兵力对敌特定目标进行小规模攻击,以此增强威慑的效力。这可能就是研究报告所称的”“非战争胁迫”手段,不一定表示没有任何军事行动或出现两岸伤亡的基本设想。
目前这部分中国还未实施,但是中国海警船最近在台湾周边海域强制登检扣押台湾渔船,性质上属于警示性准军事行动,必要时可以转换由中国海军实施具有”小战”性质的军事行动。因此,中国对台湾实施”非战争胁迫”手段,应该加上在准战争军事行动的背景下进行,则更加符合两岸形势的发展现况。
这份研究报告还为台湾政府、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军方提出建议。有关军事部分,所提内容具体而实际,能在短期内推动落实。
建议美军的作为
第一、增加美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美国军方应该在台湾周边建立更高
的空中和海上活动基准线,重新调整在台湾海峡附近的军力结构,为中国可能实施的封锁做好准备。美国政府应充分利用《台湾旅行法》的规定,派遣相关美国军官到台湾,让他们参与针对”非战争胁迫”手段而拟定联合战略和作战规划。
第二、制定强制行动的警告指标。美国应单方面制定一套指标来识别中国的胁迫情景,作为台湾和美国印太司令部之间初步磋商的基础,增强美台之间的通讯网络,促进对中国胁迫行动的共同认识。美国可以与盟友和伙伴分享这些指标,寻求建立一个保卫台湾的国际联盟,将其纳入更广泛的情报共享网络。
第三、参与台湾的护航、补给和民防演习。美国应考虑派遣相关灾害应变和军事专家团队,参与台湾的年度民防和维护重要基础设施有关演习并提供建议。美国海军还可以每年为通过台湾海峡的商船举行美台联合海军护航演习,并为台湾离岛举行补给演练。演习内容可扩大至包括从日本到台湾的持续人道救援补给,同时发展突破封锁的能力。
第四、增加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把船只转移到台湾,以此适应美台联合巡逻、护航和人道主义演练的扩展。美方也应该考虑把退役的船舰转让或出售给台湾海巡署,增强其海上执法能量,提高应对中国海警的胁迫行动。
研究报告在结论中强调,现在的处境既不是学术活动,也不是试图对中国的胁迫行动提出批评,而是为台湾努力提供支持的开始。美台两国政府现在必须集中精力执行主权权利,打破封锁,确保台湾政府与社会在压力下保持高水平的韧性。可以说,时机稍纵即逝,美台合作应对中国的”非战争胁迫”手段已不容拖延。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