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军事无禁区:核威胁-下一场台海危机的可能想定

今年3月,美国的拜登(Joe Biden)总统批准一项高度机密的美国核战略计划,重点关注中国核武库迅速扩张所带来的冲击。五角大楼认为,下一场台海危机几乎肯定将涉及核威胁,美国军方必须做好准备。

放弃 "最低水平"核力量

《纽约时报》8月20日报导称,美国核战略的转变是基于五角大楼研判,未来十年中国的核武器储备将在规模和多样性方面与美国和俄罗斯匹敌。除此,美国还需面对多个核武对手,为应对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可能协同发起的核挑战预做准备。

报导引述曾任美国国防部负责太空政策的代理助理部长维平·纳朗(Vipin Narang)的话说,”我们的拥核对手确实有可能进行协作甚至共谋。”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核环境,它改变美国的战争计划和战略。

这份新的战略文件清楚地提醒人们,无论明年1月谁就任总统,美国都将面临一个不同于3年前,而且更加动荡的核武形势。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曾多次威胁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从截获俄罗斯高级指挥官之间的通话内容后,美国担心普京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会上升到50%,甚至更高。所幸,拜登与德国和英国领导人,促使中国和印度发表公开声明,表示不允许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使得核危机暂时缓解,但核威胁并未从根本上解除。

第二个变化来自中国的核野心。中国的核扩张速度超过美国情报官员2年前的预期,这是因为习近平决心废除维持几十年的”最低威慑力”核战略,也就是放弃中国核力量维持几十年”最低水平”的政策。今年1月,中国拥有500个核弹头。美国国防部预估,2030年中国可能拥有1,000个核弹头,2035年将扩大到1,500个核弹头,相当于美国和俄罗斯目前各自部署1,700多个核弹头的数量。而且,中国的核设施包括发射场是世界发展最快的。

不参与核裁军谈判

另一项隐忧是,中国无意与美国进行核安全对话。去年11月,美中两国负责军控的官员在华盛顿举行了一场“罕见”的核安全对话。之后北京以美国对台军售为由,声称对话已经结束。回顾历史,中国对参与基于条约的核军控从来都不感兴趣,并称“中国的核力量与美俄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如美愿将自身核力量降至中国水平,中国愿参与国际核裁军谈判。

至今,中国仍采相同立场,进一步要求美国停止“核共享”、“延伸威慑”与扩大“核联盟”等措施。美国负责军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斯图尔特(Mallory Stewart)受访时表示,北京”在积极阻止双方就降低风险展开的对话。”同时借镜俄罗斯的做法,选择不继续与美国进行军备控制、降低风险与核不扩散对话。

北京拒绝核安全对话,很可能是为扩大发展核武库不受对话牵制为主要考量。同时,中国不愿在对话中提供实质性的数据,避免让外界掌握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真实情况。如果中美两国出现核威胁,在台海地区发生的概率最高。美国国防部前高级官员对此提出预警,下一场台海危机几乎肯定将涉及核威胁,美国军方必须做好准备。

曾担任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的代理副次长安德森(James Anderson),今年3月在《美国海军学会月刊》(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宣称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如果解放军难以用常规武力征服台湾,这项政策将面临重大考验。

运用电磁脉冲武器

任何针对台湾的战争都不仅仅是领土侵略的问题,而是关乎现代中国核心理念的斗争。对于发动战争的领导人来说,他们的政治前途取决于战争的结果,一旦失败,他们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也可能受到威胁。在此情况下,使用核武器也许不被接受,但如果军事失败意谓着丧失政权,那么动用核武器看起来更像是合理的选项。

安德森指出,很难想象在什么情况下会促使中国对台湾本岛使用大规模杀伤的核武器,如果运用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武器攻击显得更为可行。理论上,这种非常规武器不会直接伤害人体,但可以瘫痪台湾的电子通信网络,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可能使台湾的政治领导人感到震惊而投降。

画家笔下的美军电磁脉冲武器 (路透社图片资料)
画家笔下的美军电磁脉冲武器 (路透社图片资料)

安德森的说法,在台湾曾有类似的考量。1995年7月至1996年3月台海危机期间,台湾国防部曾设想,中共会不会使用核爆电磁脉冲的方式袭击台湾外(离)岛,使台湾驻岛部队的电子装备瞬间瘫痪,丧失战力。台湾国防部也曾评估,中共万一在台湾中央山脉40公里高空,投射1枚小当量核武器对台湾全岛可能造成的影响。由于使用核武器牵扯层面太广,远超过军事范畴,台方暂时排除这种可能。

另外,使用核爆电磁脉冲因具有核武性质,台方估计中共不会贸然使用。不过,台湾国军还是实施一次核生化状况下的实兵演习,特别列入对核爆电磁脉冲的防护作业演练。结果发现,对于这项演练在状况设计上合理可行,但在操演中无法以实物显示,如何做好核爆电磁脉冲的防护动作。

台海危机期间,台湾国防部还曾设想,中共对台采取正规的军事强攻行动时,以战术性核弹为突破口,继而投入具有防护战力的快速机动部队,达成速战速决的目的。结果在操演中面对同样问题,许多状况超出经验法则,无法以实物显示操演效果。如今藉由人工智能(AI)仿真技术,也许能得到部分解答。

安德森在文章中指出,在未来的台海危机中,中国可能会在不明言核威胁的情况下动用核武器。由于解放军的大部分核力量都以机动平台为基础,可以在危机中分散核力量,采取更具威胁性的核姿态。如果这些措施无法阻止第三方干预,中国可能会采取更戏剧性的行动,例如在入侵危机中宣布向台湾、冲绳、关岛甚至夏威夷附近,进行核弹发射演示。

除此,中国也可以利用核威胁来阻止美国在危机中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中国高级官员曾对美国发出类似的威胁,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就发生过。当时中美双方人员曾就此展开激烈辩论。

令美国不安的对话

据《华盛顿邮报》1998年6月的一篇报导指出,在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发生前(其实是在1995年7月台海危机发生后的3个月),曾担任美国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助理部长的傅立民(Charles Freeman)在北京有过一次令人不安的对话。当时他一个人与中方一些军事官员,就解放军在台海实施军事行动会产生何种影响展开辩论。傅立民强调,”如果中国攻击台湾,美国将做出军事反应。”对方则说,美国不会做出军事反应,因为美国没有这个决心。

此时,一位高级军官(后被证实是中国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将)补充说:”在1950年代,美国曾3次威胁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你们能这么做是因为我们无法还击。现在我们可以回击了。所以美国不会再威胁我们,因为最终你们更在乎洛杉矶而不是台北。” 熊光楷的言论很快引起五角大楼、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等政府部门的严重关切。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种威胁。事后傅立民回忆说,事实上,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威慑对中国不奏效。如果美国显示实施报复的决心,中国蓄意攻击的威胁就会变得极小。然而,不能轻易排除中国会在攸关其重大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指台湾问题),做出实施核攻击的威胁。

安德森在文章中指出,解放军核常兼备的导弹性能将在下一场台海危机发生时升高核威胁的可能性,例如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传统弹头换成核弹头,这将在台海冲突中为美军带来特殊的情报及作战挑战。此外,由于五角大楼的策略通常是深入敌方领土进行精确打击,这也将提高解放军调整核政策的风险。

多元而富有变化

实际上,中国火箭军在面对强敌对中国领土的重大战略目标实施连续空袭时,将做出降低核威慑门槛的反制措施,例如当强敌对己方核电站、大型水电站、首都及重要大中城市等政治与经济中心进行常规打击,以及当常规战争持续升级,国家安危存亡受到严重威胁时,核导弹部队都将对敌实施有效核威慑,包括宣布核打击的瞄准点,并完成核反击作战的全面准备。

请注意,以上提到当常规战争持续升级,国家安危存亡受到严重威胁时,中国将调整核政策,启动核威慑并完成核反击作战的全面准备。这一项应该和中共以常规手段对台动武,一旦遇到重大挫败并引来美国高强度介入时的情境相符。

然而,以上各项是20年前对火箭军的前身二炮部队的要求,如今随着中国核武库的精进发展,今后北京在台海危机中运用核威胁的类型与方式,只会更加多元而富有变化。台美双方都需要及早做好准备。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