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危機】恒大兌付三筆美元債逾期利息 再次避過債務違約

0:00 / 0:00

中國恒大陷債務違約再度峰迴路轉。恒大原被債券投資者指控違約,準備提出破產訴訟不久後,外媒突引消息指,恒大已償還逾期利息。值得留意是,最近恒大頻被揭變賣資產套現,亦傳出中國當局正擬放寬地產商融資限制。有金融學者向本台指,當局推出收緊房市政策後,地產商陷入困境,現不得不鬆綁「放水」,「確保不要在建項目爛尾,否則真的完蛋了!」

DMSA曾稱未收到利息 並準備對恒大提破產訴訟

據德國數據服務機構DMSA周三(10日)發出的新聞稿,恒大自今年9月起拖欠兩筆債券利息約1.28億美元,其30天寬限期早於10月份結束。惟期間,市場被恒大已支付利息的傳聞所誤導,而「實際上恒大尚未支付利息」。

DMSA又稱,恒大原本另有三筆債券的利息需向債權人支付,共約值1.48億美元,惟於周三(10日)已過30日寬限期,「公司並未收到任何來自恒大的利息,故恒大已經觸發違約」。而恒大23筆未償債券都有交叉違約條款,意味只要其中一個違約,便會觸發其餘未償債券自動處於「違約」狀態,透露公司正向恒大作破產申請,警告恒大作為全球負債最高的企業之一,若破產恐引發「大規模重置」,最終可使全球金融體系崩潰。

外媒:客戶已收到恒大三筆逾期美元債支付的利息

該消息傳出翌日,周四(11日),《彭博社》和《路透社》引消息報道指,客戶已經收到恒大對三筆逾期美元債支付的利息。還息後恒大再次避過債務違約,截至周四,恒大暫未有一隻公開發行的美元債違約。

中國去年底加碼整頓房市,實施「三條紅線」新政策,限制地產商融資額度,被指削弱恒大等房地產商出售資產以償還債務的能力。近期,國內多家地產企業如佳兆業集團等亦爆發違約危機。業界正處於水深火熱的形勢下,外界關注當局管控融資政策會否動搖。

學者:中國政府不希望房地產商依賴借貸去「續命」

中國金融學者司令向本台稱,中國政府仍並不希望房地產商重回舊路,再依賴借貸去「續命」。

司令說:再去借錢也借不了多少錢,因為已經失去信用。中國政府也不希望房地產商再借貸去「續命」,但會要求他們出售資產,實現資產重組,中國政府亦有可能讓地方司法、監管機關,為(恒大)申請資產保護。

外媒:中國監管機構正考慮放寬規定 接管資產

《華爾街日報》周四引消息報道,中國監管機構正考慮放寬規定,讓陷入困境的地產開發商,允許買家(包括國有企業)在不讓項目相關債務影響自身負債率的情況下接管資產,換取更多流動資金。

同時,中國多個官媒引央行最新數據報道,強調10月信貸社融增速「企穩」,個人房貸環比多增千億元人民幣,居民購房意願上升,地方房企將鬆綁限購、限售等政策。

對此,中國獨立金融學者鞏勝利向本台分析稱,當局務求確保目前房地產商項目不要「爛尾」,「蓋好可以有人買,就可以繼續運行」。

鞏勝利說:必須要讓房地產商的工程完工,不論樓有多高,一般半年至一年就可以完工,變成商品買賣,中國政府一直要保障這事情,因為這關係到產業應否繼續下去的問題。在建項目不要死於一旦,關鍵就是不要爛(尾)。蓋好有產權、投資,廉價賣出去還可以賺錢。

恒大至少負債高達約2萬億元人民幣

過去中國政府面對恒大債務危機時一直保持沉默。鞏勝利指,恒大負債至少達約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對於地方政府以至中央政府都是「燙手山芋」;另一方面,政府本身也是銀根短缺,情況隨官方打壓房市尤為嚴重,因為房產建築相關稅收佔政府經濟產值至少3成,形成惡循環。

鞏勝利說:廣州市政府稅收只有幾千億元,根本還不起。廣東省政府今年GDP有12萬億元,但救了,省整個運行還要錢嗎?中央政府資金救也麻煩,2020年中央財稅總收入只有15萬億元,救了恒大,也要救整個房地產業,整個債務都超過16萬億元。中國政府很難救,先例不能開,救了其他企業怎麼辦?我看恒大快要結束了。

鞏又指出,現在中國面對出生人口、結婚人數下降、經濟下滑,未來有能力、有需求購房的人數或市場都出現飽和,加上當局處理房地產業處於兩難,他對危機的化解不感樂觀,「須花非常長時間,非常考驗政府如何處理房產業深層、根本問題」。

最近屢傳恒大出售資產,包括香港親中媒體《香港01》周三報道指,經調查後發現恒大主席許家印,向財務公司抵押第二間市值約8億港元的山頂布力徑大宅,形容今次是首度證實許家印用個人財產救恒大。另本周一(8日),恒大再度減持恒騰網絡,套現逾4億元。

記者:李智智 責編:李一言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