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支聯會解散,是否代表六四記憶從港人心中抹去?漫畫家尊子32年來堅持以六四作畫,他指歷史需要多元方式紀錄,只有仍有空間,都不會放棄創作。另外天安門母親深信,六四記憶不會被輕易抹殺。心裡的燭光並不會熄滅。
「我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到今時今刻,既然有空間容許我畫,我會繼續去做。」—尊子
自1980年代起,筆名尊子的黃紀鈞在報刊發表政治漫畫,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他創作多幅與六四相關的作品,後來輯錄成漫畫集《黑材料》。32年來,尊子風雨不改,每年以漫畫悼念六四。
![尊子繪畫「八九六四」時期坐在坦克車上的李鵬。(本台資料圖片 / 張展豪 攝)](https://www.rfa.org/resizer/v2/PTHVWC7344F4GDSPJFRFV3MJD4.jpg?auth=55d8ba55c79a6f07637b190b6abb10f2086f8679088bd786a2c64a2f531a1596&width=800&height=450)
尊子:需要多元方式紀錄六四
不過,隨著支聯會解散,失去舉辦六四集會的大台,市民可以如何悼念六四?尊子周一(27日)接受本台訪問指,支聯會只是一個組織名義,相信即使失去這個名,香港市民都不會那麼容易忘記六四事件。
尊子說:我想這是需要一些多元的方法記憶、悼念、紀錄,我覺得整體來說,今時今日官方對支聯會的禁止,都是會紀錄在歷史上,將來這條算式都不會被抹殺,到某一天真的「平反」的話,今時今日官員或當局做過的事,都會在歷史上反映出來。
![尊子指歷史需要多元方式紀錄。(本台資料圖片 / 李智智 攝)](https://www.rfa.org/resizer/v2/JFLG3BFQS76ZGSAXA3K6AE4SPI.jpg?auth=6acbf11f91804c821276cb082a89ec966ccd528fd9ad5469d4bc49ab96fd82b1&width=800&height=449)
尊子:仍有空間都會繼續做
自《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紅線愈來愈多,以政治話題作創作面臨的風險更大。但尊子沒有打算離開香港,希望在僅餘的空間抱緊自由。
尊子說:如果它(當局)要算帳的話,過去畫了那麼多年,幾十年隨時拿一些出來都可以秋後算帳。如果因為這樣而不畫,其實都沒有甚麼用,但另一方面如果需要表現出它們是可以客納這些聲音,我想是會寬鬆一點。
張先玲:心裡有一點燭光 永遠不會熄滅
自1990年以來,香港支聯會每年都會舉辦六四集會,悼念當年的死難者,吸引數以十萬香港市民參與,支聯會更被形容是連結香港與中國抗爭的橋樑。如今支聯會解散,是否代表中國已失去悼念六四的精神支柱?
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之一張先玲對本台指,早料到支聯會被解散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她不感到驚訝。但她相信人們心中的燭光不會隨之消散。
張先玲說:解散支聯會的目的就是想大家忘掉六四,但是解散一個組織,並不可能抹掉歷史上的血腥罪行。沒有了燭光晚會不代表心裡沒有正義的燭光,真正有良知、有良心的人,心裡面有一個永遠不會熄滅的燭光,對於六四記憶。
張先玲指,除了香港人,相信海外地方的華人都會繼續悼念六四,雖然不會像支聯會那麼大規模舉辦集會,但悼念和譴責是不會停止。
悼念六四有罪? 鄧炳強:可反對政府但不可反動
對於支聯會被裁定違反《港區國安法》,港府是否不建議市民再悼念六四或參與相關集會?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周日(26日)在一個電視節目回應指,要看個別情況,他強調《基本法》和《港區國安法》均保障市民集會、表達意見的權利,可以反對政府,但不可以「反動」。
鄧炳強說:如果你純粹是表達意見或跟隨法例規定,我看不到有甚麼問題,反對政府當然是可以,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意見,一定要反映出來,但是反動就不行,有些行為要顛覆香港政府或政權,如果去到反動,相信任何文明社會都不能接受。
支聯會上周六(25日)下午召開特別會員大會商討解散議案,鄧炳強被問到,如果支聯會決定解散,當局是否會不追究。鄧炳強說,任何人、團體或組織,如果違反香港法例,不會因為解散就沒有了刑事責任,當局的調查會繼續進行,團體及其代表人要繼續負上法律責任。
![2021年9月26日,支聯會宣布解散。(鄧穎韜 攝)](https://www.rfa.org/resizer/v2/U3U5QA2HPYXWVJVRPGZSH6L65E.jpg?auth=314170c2339f3a0cb7abe29111d4c4ba7cfc8fc1217e2377d862e1e706c39d7f&width=800&height=450)
記者:劉少風 責編:張薇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