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屆立法會中,新思維主席狄志遠在社福界當選,成為議會內唯一非建制派議員。本台發現,今屆社福界的投票率是眾多界別中最低,亦創下歷來新低,僅不足兩成,而且廢票率高達9%,遠高於過去兩屆。對代議士民主功能備受質疑,狄志遠周二(21日)向傳媒稱,相信自己會得到社會共鳴,在議會「孤單心情感溫暖」,「黃藍對決」已結束,可「借力」建制派監察政府。對提出悼念六四議案,狄志遠就稱「冇壓力,但要諗形式」。
「1對89」的唯一非建制派代議士
香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非建制」在地區直選全軍覆沒,僅由新思維的狄志遠在功能界別中的社福界當選,是議會內90個議席中唯一非建制派代議士。在議會「1 對 89」的政治光譜下,立法會的民主認受性惹來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組成的「五眼聯盟」表達嚴重關切。
狄志遠聯同新一屆立法會功能界別共30位議員,周二(21日)首見記者時稱,即使得一名非建制派聲音,仍可繼續爭取民主、監察政府,又指過去議會「黃藍對決」對香港發展不理想。
狄志遠說:狄志遠我有新編號叫「1比89」,我今早以孤單心情踏入議會,在剛才的會議內,感到有些溫暖,因為我提出福利訴求,有不少議員均關心福利發展。目前黃藍對決已是歷史,但亦不能期望議會內不會沒有火花。作為非建制派一員,爭取民主是我們的本分。我們不擔心只有一人,因為我們會得到社會共鳴,這是我們的政治力量。
狄又稱,在教育、民生問題上,「可聰明地借力建制派監察政府」,「孤單中尋求力量」。他相信自己會取得足夠支持加入福利事務委員會,並透露已獲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第一時間舉手支持」,亦有多位建制派議員附和。
社福界投票率不足20% 為眾多界別中最低
在傳統泛民杯葛參選下,與2016年上屆立法會選舉比較,這次選舉中,多個由泛民主宰的界別投票率大減。其中,今屆社福界選民有13,974人,投票率只有19.4%,是所有界別中最低,亦創下歷來新低,在2012年和2016年立法會社福界的投票率,分別都有77.6%和83.6%;而廢票率方面,今屆社福界竟高達9%,遠高於上屆的2%,以及前屆的約6%。
狄志遠:會秉承民主派表達民情的角色
對於認受性被質疑,狄志遠在同日的新思維記者會上稱,認為選民考慮複雜,不排除不滿新的選舉制度。他說,相信市民會「認同」其在議會內爭取民主、監察政府的角色,會承擔責任證明自己「非選舉工具」。
狄志遠說:我們的角色很明顯,是少少反對聲音,少少不同聲音的角色,這監察力度要大。在政治論述中有「第10人」,即有9個贊成政府,一定要有第10人反對政府。非為反對而反對,而是思考不同聲音,令施政兼容不同聲音。民主派向來在立法會是少眾,但聲音是大的,強而有力表達民情,我們會秉承這角色。
狄志遠承認,議會內在民主議題上與建制分歧大,但會堅持發聲,至少讓政府聽到市民聲音。他稱,會爭取「雙普選」,將提出重啟政改的討論。至於 23 條立法,狄形容,港府是「擺明車馬」要做,但過程中要表達到市民憂慮。
狄志遠說:按《基本法》辦事是特區政府憲制責任,「23條立法」及「雙普選」亦是政府的憲制責任。特區政府的角色是創造有利條件,不要等上帝安排。「23條立法」討論不是今日才發生,若政府可兼顧市民憂慮,相信過程會較理想。我作為立法會議員,控制不了程序,但會向特區政府、中央反映香港人怎麼想。
不認為悼念「六四」有壓力 一直有與中聯辦溝通
被問到會否在立法會提出「悼念六四」議案,狄志遠稱,「六四」是民主運動,不認為悼念會有壓力,期望中央政府終有一天會給予一個正面評價。記者再追問會否提出悼念議案,狄志遠未作明確回應。
狄志遠說:形式有很多方法,不用收窄一個這樣細形式。我們有否一個更聰明做法,比簡單在立法會悼念更有價值、意思呢?我們需時思索。
新思維預告,將會開展地區工作,已開始接觸民間團體、區議員,未來會繼續爭取票源,即「支持民主的朋友」,為下屆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作準備,鞏固民主力量。被問到會否與其他獨立的立法會議員結盟,狄稱「有合作空間」,但組合形式「言之尚早」。
對於國務院日前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狄志遠認為是正面訊息,中央清楚表述香港要走向民主化,雖然或與香港人想法有差距,但「最低限度將民主擺上議程」。狄稱,「沒有敵人」,表明會與中央溝通。他又透露,過往一直有與中聯辦溝通,「有機會都會主動聯絡對方,希望他們聽得明香港人心事」。
記者:李智智 責編: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