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新聞》引述數名官員消息報道,鑑於台海局勢緊張,日本政府考慮部署超過一千枚巡弋導彈,部署地以日本西南群島至九州一帶為主。
報道指,日本政府打算將部署於陸上自衛隊的「12型陸基反艦導彈」進行改造,射程從目前的100多公里提高到為約可及於北韓、中國沿岸地帶的1000公里程度。此外,也將改良為可從艦艇或戰機發射。
日本政府決定,陸射改良型飛彈的部署時間,將比原訂計畫提早約2年,最快2024年度部署。
日本政府今年底將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國防3文件,預料將提出基於自衛目的,須擁有攻擊敵方發射飛彈基地等的「反擊能力」的主張。改良型飛彈將是「反擊能力」的核心。如果要早日擁有逾1000枚遠程飛彈,有必要增加研發飛彈企業的生產線。
日本防衛省考慮創設支援相關企業設備投資的制度,將在2023年度預算概算要求列入相關經費。
報道說,日本政府之所以要擁有大量的遠程飛彈,主要是因為相較於中國擁有強大的飛彈攻擊能力,日本與中國的差距甚大。
日本至今的方針是不擁有「敵基地攻擊能力」(反擊能力),因此未部署可以展開對地攻擊的長程飛彈。美國1987年與蘇聯簽署中程核飛彈條約(INF),禁止開發射程介於500至5500公里的陸射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此條約直到2019年8月才失效。美國正在開發相關武器,但未有部署時間。
美國國防部分析等指出,中國擁有射程涵蓋日本的陸射型中程彈道飛彈約1900枚、中程巡弋飛彈約300枚。
北韓也部署射程涵蓋日本的彈道飛彈數百枚。中國和北韓還正在研發變軌飛行、很難被攔截的高超音速飛彈。日本自衛隊若只以反飛彈攔截,將難以因應。
責編:鍾廣政 網編:劉定堅